戏咏子舟画两竹两鸲鹆

风晴日暖摇双竹,竹间对语双鸲鹆。

鸲鹆之肉不可食,人生不才果为福。

子舟之笔利如锥,千变万化皆天机。

未知笔下鸲鹆语,何似梦中蝴蝶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戏咏子舟画两竹两鸲鹆》。诗人以风和日丽的场景开篇,描绘了两根竹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竹林间进行对话的两只鸲鹆(一种鸟)。他接着借物寓意,指出鸲鹆的肉虽然不可食用,但这种无用之材反而是人生的福气,暗示了人不应过于追求实用,而应享受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然后,诗人称赞子舟的画技高超,他的画笔犹如锥子般锐利,能将万物变化描绘得生动自然,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奥秘。最后,诗人好奇地想象,子舟笔下的鸲鹆是否能像梦中的蝴蝶那样自由飞翔,流露出对艺术创作无限可能的赞美和对梦境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日常景象和艺术创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艺术才华的赞赏。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赠山谷子

黄童三尺世无双,笔头衮衮悬秋江。

不忧老子难为父,平生崛强今心降。

我来喜共阿戎语,应敌纵横如急雨。

生子还如孙仲谋,豚犬漫多何足数。

黄家小儿名拾得,眉如长松眼如漆。

只今数岁已动人,老人留眼看他日。

笑君老蚌生明珠,自笑此物吾家无。

君当置酒我当贺,有儿传业更何须。

形式: 古风

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有持此石本示予,为赋之

天将刬隋乱,帝遣六龙来。

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

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

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

秦王龙凤姿,鲁鸟不足摧。

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

区区数竖子,搏取若提孩。

手持扫天帚,六合如尘埃。

艰难济大业,一一非常才。

维时六骥足,绩与英卫陪。

功成锵八鸾,玉辂行天街。

荒凉昭陵阙,古石埋苍苔。

形式: 古风

题卢鸿一《学士堂图》

昔为太室游,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辐。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烦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嗟余缚世累,归未有茅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尚欲逃世名,岂须上图轴。

形式: 古风

李白谪仙诗

我居青空里,君隐红埃中。

声形不相吊,心事难形容。

欲乘明月光,访君开素怀。

天杯饮清露,展翼登蓬莱。

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对面一笑语,共蹑金鳌头。

绛宫楼阙百千仞,霞衣谁与云烟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