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好.上巳

风渐暖,雨初晴。似朝酲。手招蕙丛双箭,注银鉼。

绣得红罗纤窄,其如懒踏青青。

待擘澄心堂纸,仿兰亭。

形式: 词牌: 春光好

鉴赏

此诗《春光好·上巳》由清代诗人顾贞观所作,描绘了春季温暖和煦、雨后初晴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春日活动的细腻感受。

首句“风渐暖,雨初晴”点明了季节变化,春风微拂,雨水初歇,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似朝酲”,以“朝酲”(早晨酒醉后的状态)比喻经过一夜的春雨,大地仿佛也略显慵懒,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日清晨的宁静与生机。

“手招蕙丛双箭,注银鉼”一句,诗人以“招”字,生动地展现了他亲自采摘蕙草的动作,而“双箭”则暗示了采摘的量,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亲近。随后,“注银鉼”则描绘了将采摘的蕙草放入银制的小容器中,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的雅致与生活情趣。

“绣得红罗纤窄,其如懒踏青青”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将精心绣制的红罗与青草地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喜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精致生活的追求。这里,“绣得红罗”象征人工的美,“其如懒踏青青”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工美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待擘澄心堂纸,仿兰亭”一句,诗人表示期待在澄净的心境下,仿照王羲之的《兰亭序》,书写自己的情感与感悟。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更寓意着他希望通过文字来表达对美好春日的感慨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归国谣

呼女伴。斗草斗花轮日换。相约罗衣同浣。

略嫌天气暖。几摺才开筠扇。莫教题便满。

空却回文一半。有人亲落款。

形式: 词牌: 归国谣

画堂春

湔裙独上小渔矶。袜罗微溅春泥。

一篙生绿画桥低。昨夜前溪。

回首楝花风急,催归暮雨霏霏。扑天香絮拥凄迷。

南北东西。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南乡子

绣榻近来闲。似整如欹欲卸鬟。

自把毛诗教小凤,关关。鹦鹉偷传唤阿蛮。

湘管泪痕斑。掷罢金钱弄玉环。

身似离爻中断也,单单。欲展双眉又拆难。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

春事悔蹉跎。啼鴃啼鹃尽巳过。

又是炎天行不得,哥哥。鹊语分明唤渡河。

且莫唱离歌。勉共花荫醉叵罗。

不信君愁刚一石,多多。搅入香醪下咽么。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