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吕山吴氏池亭

君家四山秀相傍,亭馆依山起池上。

画栋飞云天影虚,日映棂窗摇縠浪。

美人清歌行玉觞,碧藻出鱼风澹荡。

鴐鹅鸂䳵似江湖,花径临流紫丝障。

屋阴垒石更学山,意未足真翻假尚。

掌上芙蓉百叠青,李怪牛奇知摒挡。

主人去后我却来,物是人非激悲怅。

浮生岁月耐有期,富贵役心无尽藏。

老客重游恐未缘,惟儗缄书问无恙。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登吕山吴氏池亭》描绘了一幅山水人家的画卷。首句“君家四山秀相傍”,点出吴氏居所依山而建,环境优美。接着,“亭馆依山起池上”进一步描绘了亭台楼阁与山水的和谐共处,以及池塘的点缀。

“画栋飞云天影虚,日映棂窗摇縠浪”通过描绘画栋倒映在天空的云彩和日光照耀下窗户波光粼粼的水面,营造出宁静而空灵的意境。诗人借美人清歌和碧藻出鱼,增添了生活情趣和自然生机。

“鴐鹅鸂䳵似江湖,花径临流紫丝障”运用比喻,将池中的禽鸟比作江湖中的生物,花径临水,紫丝屏障,展现出园林的精致与雅致。接下来,“屋阴垒石更学山,意未足真翻假尚”表达了主人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以及艺术上的匠心独运。

最后两句“主人去后我却来,物是人非激悲怅”表达了诗人对旧地重游时人事变迁的感慨,既有对主人的怀念,也有对自己人生短暂的感叹。“浮生岁月耐有期,富贵役心无尽藏”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富贵对人心的诱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吕山吴氏池亭的景致,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斋居燕坐

斋居过雨净,燕坐意良惬。

习习风吹襟,引酒独浅歃。

劝饮何所有,蕉袖舞长叶。

悦目何所有,栀靥笑素颊。

妒帏了无禁,得得自姬妾。

妄境一粲破,真乐从酒摄。

真妄俱茫然,且作庄生㗳。

形式: 古风

题杨君谦南峰行窝

远结游窝怕近城,云峰窈窕阻人行。

草堂一力资谁送,桤木三年树自成。

地吉不妨分佛界,山空亦好发书声。

无心富贵知杨素,还恐骅骝入谷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吴汝秀万竹亭

有山或无竹,有竹或无主。

主家屋后山,竹盛不可数。

布石接阴行,初入问无虎。

高跻渐窈窕,早露滴冠屦。

深翠映人面,叶云仰如宇。

长身森万挺,疏密各有序。

群居爱不乱,君子乐生聚。

林亭雅中搆,落箨仍鄣蔀。

清歌激凉吹,按节傍可拊。

想多径造客,题名刻旅旅。

笋富主食饫,太瘦亦自取。

还能长诗腴,彼此有损补。

十个笑市城,寸寸黄金土。

此地多不贱,一一容玉汝。

形式: 古风

竹居

宦迹殊汗漫,有止必有竹。

作屋仍竹间,粗庇却易足。

便似黄州楼,明年恐南北。

君子固类聚,离之便云俗。

凡人有此好,其人亦如玉。

书来侥我图,漫笔写秋绿。

恐无清气骨,顾为此君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