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宝月师刻予旧题以寄因书二绝》之一。诗中表达了对高僧宝月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诗歌传承的重视。
“资深堂上偶留题”,诗人偶然在资深堂上留下题字,这句描绘了诗人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印记,体现了诗人的随性与自然。
“多谢高僧不扫泥”,诗人感谢高僧没有清扫留下的泥泞,这里不仅是对高僧行为的赞美,也暗含着对高僧慈悲为怀、尊重文化痕迹的态度的赞赏。
“更与慇勤琢山骨”,诗人希望高僧能更加用心地雕刻山石,这里的“山骨”象征着诗人的作品或精神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期待和对高僧技艺的期许。
“恶诗传到浙江西”,最后一句则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诗歌流传的乐观态度,即使作品可能并不完美,但也能通过传播影响他人,甚至远至浙江西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高僧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艺术、文化的珍视与传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