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雨

雨泽之所至,千里为其方。

其落万万注,河沙数微茫。

方中高低田,多少落不当。

高者少莫润,低者多乃殃。

虽有利物名,功过不相偿。

落之徒劳劳,所怨亦穰穰。

何如一轮月,分影不可量。

一处有一月,一月散千光。

只譬一州城,万人住中央。

一人一觞酒,一月照一觞。

一觞吸一月,人醉月无伤。

月自行中天,不惊亦不忙。

房杜昔为相,垂绅坐庙堂。

天下属默化,熙哉称有唐。

安石似道辈,琐才事更张。

聚敛以为政,戕民隳宋纲。

君子与小人,于焉观否臧。

我方坐雨厄,斐然成此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嘲雨》诗,以雨喻政,借景抒怀,寓言深刻。诗人首先描绘了雨泽普降,无论大小之地皆受其润泽,然而降雨的不均导致田地高低之间待遇悬殊,高田因雨少而干旱,低田则因雨多而受害。这反映出当时社会政策的失衡,好的政策未能惠及所有人,反而造成了贫富差距。

接着,诗人将月亮与雨进行对比,月光均匀分布,如同公正无私的君主,而雨的降落徒劳且引发诸多不满。诗人借此批评当权者如王安石等人,他们的政策过于偏颇,只顾聚敛财富,不顾百姓生计,破坏了国家的纲常。

最后,诗人以房玄龄和杜如晦辅佐唐太宗的盛世景象,反衬出当下的政治困境,暗示君子与小人的斗争,以及自己在雨灾中的困顿,但仍能文思泉涌,创作出讽刺时弊的诗歌。

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远,通过自然现象揭示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公正治理的向往和对时局的忧虑。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风雨中戏三郎园樱尽落

风风雨雨未开晴,忧病忧田白发生。

闻道西园尤作恶,小僮欢喜拾残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雨闷

久雨连阴结,青天安在哉。

大由云所子,浩及水为灾。

群叶无情尽,么花借湿开。

寂然泥淖地,苦忆旧人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雨夜自遣

需霁寥寥坐夜长,呼童转烛更添香。

澄怀有物嫌诗在,聋耳无闻并雨忘。

头上青天终自出,人间白屋暂相当。

明朝补漏吾还得,手把黄茅作向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五月十五夜见月映树有作

圆月出树东,隔看被树挂。

群叶相蒙茂,光采还透射。

玉盘虽隐映,其魄自整暇。

脱树渐自高,万里大明奓。

了了太极圈,谁向虚空画。

坐深已当头,其树势斯下。

小人蔽君子,暂尔何足讶。

树月亦偶当,微吟聊譬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