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心境与情趣。首句“涉世性多物忤”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敏感与不适应,暗示其性格可能较为孤高或与众不同,难以与外界和谐相处。次句“畏人分合幽栖”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的避世倾向,他选择在幽静之地栖息,以避开人群,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接下来,“通德能谈飞燕”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诗人比作能够与飞燕对话的通达之人,暗示其不仅在文学或哲学上有深厚造诣,还具有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这不仅是对诗人个人才情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最后一句“儿曹从厌家鸡”,则以家鸡自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审美趣味的坚持,以及对新奇事物的不屑一顾。这里的“儿曹”泛指年轻人或社会上的新潮人士,他们可能对传统的审美标准感到厌倦,而诗人则坚守自己的艺术理念,不为外界的潮流所动。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独立,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深邃的思想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