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标久占百花魁,春半方开恨太迟。
毕竟东君有深意,等閒桃李莫相欺。
这首元代诗人冯子振的《咏梅三十首(其二十六)二月梅》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对梅花独特品质的欣赏和对春天生机的感慨。
首句“高标久占百花魁”,赞扬梅花在百花之中独树一帜,以其高洁的姿态傲视群芳,暗示了梅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接着,“春半方开恨太迟”一句,既是对梅花开放时间稍晚的遗憾,也暗含了对梅花在春光中绽放的美丽与坚韧的赞美。通过“恨太迟”的情感表达,突出了梅花在春天中的独特地位和它所展现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毕竟东君有深意,等闲桃李莫相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大自然赋予梅花与众不同的开放时机,是有其深意的,意在强调梅花的独特价值和它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同时,诗人也借梅花告诫那些轻易开放的桃李,不要轻视或欺侮梅花,体现了对梅花的尊重和对自然万物平等共存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赞颂,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不详
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自号瀛洲洲客、,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穆陵古道界青齐,路转峰回望欲迷。
北近岘山岚气会,南临沭水暮云低。
桓侯胜烈今何在,仲父高勋古未题。
惟有阳崖含腊处,三春积雪画桥西。
天无纤云水清澈,五载雅州无此月。
我来蒙顶夜吹箫,惊起山灵叫奇绝。
静极寒深未忍眠,绕楼徐步看银魄。
运去矣,籍若何,八千人散汉一歌。
时至矣,胜亦武,百二关亡楚三户。
噫吁嘻,秦明月,汉大风,恨有竖子无英雄。
初三花发槛,初五月窥门。
楼小难藏影,帘重不隔魂。
蛛丝黏镜湿,鼠泪滴灯昏。
笛忆参差响,书摩宛转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