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前三月廿九红雨轩送春,用有正味斋春尽日韵

春到无言,春归似梦,迅如逝水流船。

多愁多病,羸躯挨过年年。

今年花事虽逢闰,祝封姨、更要相怜。

莫将他、堕粉飘香,断送如烟。

枝头渐已成青子,怪游蜂浪蝶,逐日常川。

何事飞花,偏教先到愁边。

伤春自吊埋香冢,葬胭脂、净土长眠。

五更头、风风雨雨,老却啼鹃。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末时节的哀愁与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春光易逝的深深忧虑。

“春到无言,春归似梦”,开篇即以“无言”和“似梦”形容春天的到来与离去,赋予了季节更替一种梦幻般的虚幻感,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短暂与不可挽留。

“迅如逝水流船”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如同流水般一去不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感慨。

“多愁多病,羸躯挨过年年”,诗人自述身体的虚弱与内心的愁绪,年复一年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流露出对生命脆弱的无奈与哀叹。

“今年花事虽逢闰,祝封姨、更要相怜”,在春末时节,诗人希望花神能给予更多的眷顾与保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

“莫将他、堕粉飘香,断送如烟”,诗人担心美好的事物会像烟雾一样消散,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视与不舍。

“枝头渐已成青子,怪游蜂浪蝶,逐日常川”,随着春天的离去,枝头开始结出果实,而游蜂浪蝶却仍在追逐着春日的余晖,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何事飞花,偏教先到愁边”,为何花朵总是最先触动人心中的愁绪?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之间微妙联系的思考。

“伤春自吊埋香冢,葬胭脂、净土长眠”,诗人借“伤春”表达对生命的哀悼,想象着将花瓣埋入香冢,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永恒怀念。

“五更头、风风雨雨,老却啼鹃”,最后,诗人描绘了夜晚的风雨,以及啼鹃的哀鸣,预示着春天的彻底离去,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衰败与终结。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春末时节的哀愁与感慨,以及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惜余春慢.闰三月三日,邀云林、湘佩红雨轩赏海棠,座中分咏,即用有正味斋韵

垂柳藏鸦,海棠迷蝶,浅浅深深难说。

春虽逢闰,生怕随春,轻卸画阑干外。

一夜东风怎禁,撼损娇姿,嫩枝惊折。

扑帘栊几点,飞花吹起,满庭红雪。

为留取、有限风光,深怜痛惜,绣作舞衣罗袜。

柔枝细亸,彷佛当年,睡起那番标格。

旧事休题,且拚共倒芳樽,落花时节。

恨春归夏至,红稀绿密,有谁留得。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沁园春.题《茂陵弦传奇》

孑然一身,四海倦游,多病多情。

正锦城春色,都亭逆旅,江山历历,花柳荣荣。

有女怀春,文君新寡,法曲当筵一再行。

琴心挑,托求凰有凤,暗里人听。风流不避浮名。

竟相就、同谐百岁盟。

便当街涤器,当炉卖酒,胸襟洒落,词赋纵横。

文赚千金,名传千古,封禅遗书孰与更。

回首处,剩琴台日暮,芳草青青。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满庭芳.次筠邻主人咏牡丹原韵

剪到秾香,清和天气,映空雾雨轻匀。

这般态度,谁敢斗鲜新。

国色天香富贵,瑶池种、迥出凡尘。

雕阑护,姚黄魏紫,深浅总宜人。

更谁相问讯,绡窗掩日,苔径留春。

飐帘旌风软,花影清真。

不管杨花榆荚,肃端庄、一段精神。

凝妆处,玉壶亲贮,词客醉芳茵。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真]韵

满庭芳.次筠邻主人咏絮原韵

倦绣停针,摊书小卧,流莺恰恰殷勤。

东风帘幕,春老饯花魂。

最是韶光难系,渺茫茫、来去无痕。

无端底,风前弱絮,也会自纷纷。

颠狂飞不定,恼人情绪,暗度朝昏。

惹秋千红索,风月柴门。

零乱沾茵落溷,无凭准、勾起愁根。

天涯路,千团晴雪,飘舞过邻园。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