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二首上汤丞相(其二)

空山学仙子,穷年卧岩扃。

煮石不得饱,秋鬓苍已星。

道逢紫霄翁,示我餐霞经。

采采晨之华,涤濯腐与腥。

向来役薪水,终然槁柴荆。

跪谢起再拜,飘飖蜕蝉轻。

飞升那敢学,倘许学长生。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空寂的山中修行仙女,整年静卧在岩洞中。
研煮石头却无法填饱肚子,秋天的头发已现斑白如星点。
在路上遇见了紫霄翁,他给我看《餐霞经》。
采摘早晨的花朵,洗涤污秽和腥气。
过去的生活辛勤劳作,最终只剩枯木般的贫瘠。
深深跪谢后又起身再拜,感觉自己像蝉蜕般轻盈。
不敢妄想飞升,只求能学到长生不老的法门。

注释

空山:寂静的山。
仙子:仙女。
穷年:整年。
岩扃:岩洞。
煮石:研煮石头。
秋鬓:秋天的鬓发。
紫霄翁:仙人名。
餐霞经:修炼仙术的典籍。
采采:采摘。
晨之华:早晨的花朵。
薪水:辛苦劳作。
槁柴荆:枯木般的贫瘠。
跪谢:深深跪拜。
蜕蝉轻:如蝉蜕般轻盈。
飞升:飞升成仙。
长生:长生不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空山中苦心修炼的仙子形象,诗人以她的视角表达了对长生之道的追求。首句“空山学仙子”展现了主人公孤独而虔诚的修行环境。接着,“穷年卧岩扃”写出了她常年静修,过着简朴的生活。“煮石不得饱”暗指修炼过程中的艰辛和饥饿感,暗示了求仙之路并非易事。

“秋鬓苍已星”描绘了岁月无情,即使修炼,白发仍悄然爬上鬓角,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沧桑。遇到紫霄翁赠予“餐霞经”,象征着仙道的启示和希望。“采采晨之华”表达对仙术的向往,希望通过清晨的露珠洗涤心灵,去除尘世的污垢。

然而,“向来役薪水,终然槁柴荆”揭示出修炼过程中付出的辛劳,即使是砍柴烧火这样的俗务,也未能使她脱离凡尘。“跪谢起再拜”表达了对紫霄翁的感激,以及决心改变命运的决心。“飘飖蜕蝉轻”运用比喻,形容自己如蝉蜕壳般轻盈,期待能摆脱束缚,羽化登仙。

最后两句“飞升那敢学,倘许学长生”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敬畏和谦逊,虽然不敢妄想立即飞升,但希望能通过学习仙道,达到延年益寿的境界。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古风二首上汤丞相(其一)

抱瑟游孔门,岂识宫与商。

古曲一再行,乃杂巴人倡。

知音顾之笑,解弦为更张。

归来掩关卧,冰炭交愁肠。

平生桑濮手,未省歌虞唐。

明发理朱丝,复登君子堂。

遗音入三叹,山高水汤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风上知府秘书二首(其一)

神仙绝世立,功行闻清都。

玉符赐长生,籋云游紫虚。

鸡犬尔何知,偶舐药鼎馀。

身轻亦仙去,罡风与之俱。

俯视旧篱落,眇莽如积苏。

非无凤与麟,终然侣虫鱼。

微物岂有命,政尔谢泥涂。

时哉适丁是,邂逅真良图。

形式: 古风

古风送南卿

庐阜有佳人,颜色皦冰玉。

不能时世妆,萧然古冠服。

纷纭倚市门,组丽眩红绿。

妖歌促艳舞,飞上黄金屋。

安知乘鸾侣,流落堕空谷。

风泉入环佩,月露作膏馥。

粱肉岂不珍,瀹雪煮黄独。

聊用慰朝饥,岁寒肤起粟。

绮丛三尺尘,无路到松竹。

谁能抚孤桐,为奏招隐曲。

形式: 古风

古风酬胡元之

拂我膝上琴,当客清风襟。

我琴无轸弦不和,愿借之子调其音。

美人一笑千黄金,弹作江岸花木深。

下有同队之游鱼,上有同声之鸣禽。

琴声一叠一叹息,江花江草无终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