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牛岩

禅房谁构碧峰巅,此日登临总俊贤。

满地绿苔真净界,悬崖古木起寒烟。

闲游试蹑乘云石,渴饮偏寻卓锡泉。

昔日白牛看不见,空留古迹至今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林煦所作的《白牛岩》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山中景象。诗人以“禅房谁构碧峰巅”开篇,巧妙地将禅院与高耸的碧峰联系在一起,暗示了此处不仅自然风光秀美,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寄托。接下来的“此日登临总俊贤”,则点明了此地不仅是自然之美的所在,也是文人墨客、智者贤士汇聚之地,共同感受和领悟大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满地绿苔真净界,悬崖古木起寒烟”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牛岩独特的自然景观。绿苔覆盖的地面,象征着一种纯净与宁静;而悬崖上的古木与升起的寒烟,则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又神秘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净界。

“闲游试蹑乘云石,渴饮偏寻卓锡泉”则进一步描绘了在这样的净界中,人们可以自由地漫步、探索,甚至尝试踏足那些仿佛能通往云端的石头,寻找那甘甜的卓锡泉解渴。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探索。

最后,“昔日白牛看不见,空留古迹至今传”收尾,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白牛岩这一历史遗迹的价值,它虽已不见当年的白牛,但其故事和精神却得以流传至今,成为后人追寻和敬仰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白牛岩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

林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山寺

衣钵真传道独尊,何年镇幻此山门。

留衣人去堂犹在,瘗舌坟空迹尚存。

老树笼烟侵岁月,落花啼鸟自朝昏。

要知不二门中事,共把残碑细讨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罗汉寺

隐隐龙宫倚碧山,烟霞缥缈锁禅关。

水帘挂洞谁收捲,野鸟巢林自往还。

清磬声随青霭散,高僧心与白云闲。

群公况复同游赏,樽酒何妨展笑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九日陪李犹登高

百年能几遇重阳,逐伴登高引兴长。

邑宰喜陪元亮饮,参军那似孟嘉狂。

山云映水摇秋色,浦树含风送晚凉。

满地黄花应笑我,白头犹自客他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书上清万年观东壁

长松初日访仙家,万壑遥连一径斜。

涧道云寒龟出曝,药栏风细鸟衔花。

道人开院闲调鹤,童子分泉自瀹茶。

湖海年来浑漫兴,寻真犹欲问丹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