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雨泊》由清代诗人鲍景宣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故人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犹是关河促远征,穷通无计问君平”,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远离家乡、奔波在外的境遇。关河,既指地理上的阻隔,也暗含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促远征”三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顿的无奈,也流露出一种勇往直前的决心。“穷通无计问君平”,借用古代占卜师君平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起伏时的迷茫与困惑,似乎在寻求某种指引或解答。
颔联“江豚吹浪风初起,石燕翻云雨未晴”,转而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江面景象。江豚在风浪中跳跃,石燕在乌云间翻飞,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这两句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不惊,即使面对生活的风雨,依然保持着坚韧与乐观。
颈联“作客十年身似叶,怀人千里意如絣”,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作客十年”自述,形象地比喻自己如同飘零的落叶,漂泊不定,孤独无助。同时,“身似叶”也寓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十年光阴仿佛转瞬即逝。而“怀人千里”则直接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深切思念,这份情感如同千里的绳索,紧紧牵系着诗人的心。
尾联“可怜勋业朝看镜,浪掷光阴已半生”,是对人生价值和时间意义的深刻反思。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功名抱负(“勋业”),却在镜中看到岁月无情,青春已逝,功业未成。这一联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时间宝贵、生命短暂的警醒,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追悔。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