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盘中真人代祀江南三名山

弱水回风不受帆,三山只在大江南。

使槎真带秋星湿,仙掌遥分夕露甘。

琮玉礼神通景气,宝香随地结晴岚。

泰坛建论昭灵贶,老我犹能效史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元代陈旅的《送李盘中真人代祀江南三名山》诗,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李盘中真人前往江南三名山祭祀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首联“弱水回风不受帆,三山只在大江南”以弱水和三山为喻,弱水象征着难以驾驭的力量,而三山则隐喻着遥远的理想之地。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李盘中真人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未知。

颔联“使槎真带秋星湿,仙掌遥分夕露甘”进一步描绘了李盘中真人的形象。使槎(木筏)带着秋夜的星辰,仿佛是带着使命与希望前行;仙掌遥分夕露甘,则是将李盘中真人的形象与自然界的美好联系起来,寓意其高尚品德如同甘露滋润人心。

颈联“琮玉礼神通景气,宝香随地结晴岚”通过琮玉和宝香的意象,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琮玉礼神象征着对神灵的敬仰与虔诚,而宝香随地结晴岚则暗示了仪式的氛围与效果,仿佛自然界的每一处都弥漫着神圣的气息。

尾联“泰坛建论昭灵贶,老我犹能效史谈”表达了对李盘中真人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其行为的肯定。泰坛建论昭灵贶,意味着李盘中真人的行动得到了神灵的庇佑与赐福;老我犹能效史谈,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自己虽年老但仍愿意学习并传承李盘中真人的精神与事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李盘中真人的高尚品德与非凡能力,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信仰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132)

陈旅(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笃志于学,不以生业为务。以荐为闽海儒学官。游京师,虞集见其文,称其博学多闻。荐除国子助教。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顺帝至正初,累官国子监丞卒。有《安雅堂集》

  • 字:众仲
  • 籍贯:元兴化莆田
  • 生卒年:1288—1343

相关古诗词

方壶道士作荒山白云图寄豫章杨显民

之子读书处,乱山生白云。

林花晴冉冉,岩瀑暝纷纷。

画此何为者,持之以赠君。

谓宜作春雨,舒卷只成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次萨天锡韵

燕南幕府文章客,泽国相逢宴集齐。

酒后鲈鱼霜作鲙,花边骢马月为题。

千篇杰句谐金奏,一曲离歌听玉啼。

别后寒云满江海,雁书何处落青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题韩伯清所藏郭天锡画

往年京口郭天锡,学得房山高使君。

画省归来人事少,烟岑间向客楼分。

林扃暝落青枫雨,水郭寒生白蜃云。

岁晚怀人增感慨,晴窗展玩到斜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南山诗

江左群山囿,仙丘倚太霞。

上清分亢爽,南谷抱谽谺。

台观黄琼宅,林峦赤虎家。

天池开宝鉴,日井射金砂。

桂霣秋岩粟,桃烘晓岸葩。

泉香通美竹,云液嫩灵芽。

俯涧松偏润,缘崖径自斜。

幽亭宜水绕,晴阁受岚遮。

神舄丹扃秘,玄关紫气赊。

石桥留月色,银浦渺皇华。

愿解延陵剑,终乘博望槎。

临风一邂逅,食我枣如瓜。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