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今识高眠处,沧波是切邻。
已知难即鹿,惟有独潜鳞。
草长过荷叶,藤深失树身。
闲思昔微子,犹自得称仁。
这首诗名为《徐孺子宅》,作者是宋代诗人赵师秀。诗中描绘了徐孺子(古代贤士)所居之处的环境,以沧波为邻,暗示其清幽的隐居生活。诗人感慨徐孺子即使在难以追求世俗名利之时,也能像鹿一样独善其身,选择隐逸。荷叶与草木的生长,展现出自然的生机,而藤蔓深深则象征着静谧与深远。诗人在此闲暇之际,想起了徐孺子这样的贤者,他的行为和品德如同微子一般,体现了仁德之风,令人敬仰。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不详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宵长非一梦,欲记已迷茫。
照镜枯于腊,梳头落似霜。
病疴如退愈,贫屡又商量。
所嗜惟崖栗,今年不敢尝。
旧有桃花树,人呼寺故云。
石幽秋鹭上,滩远夜僧闻。
汲井连黄叶,登台散白云。
烧丹勾漏令,无处不逢君。
山深地忽平,缥缈见殊庭。
瀑近春风湿,松多晓日青。
石坛遗鹳羽,粉壁剥龙形。
道士玉灵宝,轻强满百龄。
一山大半皆槠叶,绝顶閒寻得径微。
无日谩劳携纸扇,有风犹怯去绵衣。
野花可爱移难活,啼鸟多情望即飞。
惟与寺僧居渐熟,煮茶深院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