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重九

又菊花黄,茱萸紫,酾酒须酬佳节。

回阑凭欲遍,但霜风凄紧,阵云愁叠。

浪拍荒埼,舟横野渡,芦菼飘萧如雪。

惊寒南来雁,话伤心不尽,汉关秦月。

纵高阁凌虚,暮山萦翠,旧情都别。天涯音信绝。

记春半、桃李芳蕤发。

尽到处、银屏题艳,玉麈谈玄,小梅花、座中吹彻。

去去双轮疾。衰帽落、客衣尘黦。慰幽独,枫林叶。

舟转何计,东望吴江烟阔。岸猿替人哽咽。

形式: 词牌: 大酺

鉴赏

这首《大酺·重九》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重阳节时的秋景与情感。词中以菊花、茱萸、霜风、阵云、浪涛、南雁、汉关、秦月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时节的壮丽画卷。

首先,词人通过“菊花黄,茱萸紫”描绘了重阳节的传统元素,菊花与茱萸是重阳节的象征,黄色与紫色的对比鲜明,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接着,“酾酒须酬佳节”,表达了人们在节日里饮酒庆祝的情景,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热闹。

随后,词人通过“回阑凭欲遍,但霜风凄紧,阵云愁叠”描绘了一幅秋风凛冽、云层厚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与节日的喜悦形成对比,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忧郁与感慨。

“浪拍荒埼,舟横野渡,芦菼飘萧如雪”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景象,波浪拍打着岸边,船只孤独地停泊在野外渡口,芦苇随风飘荡,如同雪花般轻盈,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孤寂的场景。

“惊寒南来雁,话伤心不尽,汉关秦月”通过南飞的大雁和遥远的边关、月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复杂。

最后,“天涯音信绝。记春半、桃李芳蕤发。尽到处、银屏题艳,玉麈谈玄,小梅花、座中吹彻。去去双轮疾。衰帽落、客衣尘黦。慰幽独,枫林叶。舟转何计,东望吴江烟阔。岸猿替人哽咽。”这一段文字,词人通过描述旅途中的艰辛、离别的哀愁、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细腻,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大酺·重九》不仅是一首描绘重阳节景象的词作,更蕴含了词人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抒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塞翁吟

露色晞平晓,微泫水叶青红。辨远树,有无中。

淡隔雾山容。莺飞草长相思地,番信暗恼东风。

夜雨急,暮云重。渐凋尽香丛。匆匆。

芳游罢,多情旧月,分付与、流萍断蓬。

许十里、烟堤梦到,等闲对、荠麦摇春,冷落吴宫。

南薰未转,缓缓花开,谁问归骢。

形式: 词牌: 塞翁吟

吴音子

绿绮曾调,琐窗永昼薰风引。

弹指落雁平沙,商声夜凄紧。万里关河,六朝金粉。

旧梦新愁,灯下泪陨。早春信。飞葭后、百六清明近。

园亭非故,海天还有气嘘蜃。手障东流,智珠盈寸。

倚竹牵萝,霜霰自忍。

形式:

丁香结.和清真

疏影窗梅,晚香盆菊,帘外翠红羞陨。甚短更催迅。

转画烛、暗滴铜槃珠润。

素笺怀袖里,三年字、罢读未忍。

停杯无语,有恨漫遣,西江吸尽。风引。

念种柳千条,旦夕鸦盘坏阵。

淡月悬霄,遥山带郭,黛娥藏晕。

还唱琼树旧曲,盼断春阴寸。

量腰围多少,惊见休文瘦损。

形式: 词牌: 丁香结

声声慢.履川、凫公见过,并招大壮饮村肆

荒波流梦,清角吹愁,秋林黄叶成堆。

淡日平烟,闲门半掩苍苔。

山中更无车马,好风俱旧雨还来。

十年事叹,卢沟月暗,钟阜云埋。

消得风光流转,对千家城郭,三峡楼台。

老树经冬,重逢且约花开。

啁啾隔篱翠羽,地天心、教见寒梅。

村店近,咏今朝、聊借蚁醅。

形式: 词牌: 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