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为悼念亡友胡若愚所作。诗中充满了对亡友深深的怀念和哀思。
首联“与子暌离三十年,讵期死别隔重泉。”开篇即表达了与亡友分别三十年后,不料竟在另一个世界永远相隔的悲痛之情。这里运用了“暌离”、“死别”、“重泉”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生者与死者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以及生者对亡友的深切怀念。
颔联“西山鹤唳寒云外,南浦猿啼落照前。”通过描写西山之鹤在寒冷云层之外的啼鸣和南浦边猿猴在夕阳余晖之前的哀鸣,营造了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亡友的哀悼之情。鹤唳猿啼,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亡友离去后的孤寂与哀愁。
颈联“曲庋尘消遗药裹,空斋雨冷废残编。”这一联则从亡友生前的生活细节入手,通过描述其居所中的药箱因无人使用而积满灰尘,以及雨天使得书房显得格外冷清,书籍被搁置一旁无人翻阅,来表达对亡友生前生活状态的追忆,以及对其去世后留下的孤独与寂静的感慨。
尾联“巳闻令弟书潜德,欲托铭文与世传。”最后两句提到已收到亡友弟弟的来信,其中提到了亡友的美德,表达了诗人希望将亡友的美德通过铭文流传于世的愿望。这不仅是对亡友品德的肯定,也是对亡友精神的传承,体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敬仰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亡友生前生活的回忆和对亡友美德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哀悼和对亡友精神的永恒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