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穆临李伯时凤头骢

君王不爱碧衔霞,独爱真龙被紫花。

珍重王孙亲貌得,锦巾袱送野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宫廷与民间、权贵与平民之间微妙关系的画卷。诗人顾瑛以“赵仲穆临李伯时凤头骢”为题,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艺术作品相融合,展现了对古代帝王审美偏好的独特见解。

首句“君王不爱碧衔霞”,以“碧衔霞”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暗示了君王对于自然之美的忽视,转而追求更为奢华、非自然的美。这既是对君王审美趣味的一种讽刺,也反映了权力者往往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和自然之美。

次句“独爱真龙被紫花”,进一步揭示了君王的审美偏好。这里的“真龙”比喻君王自身,而“紫花”则象征着君王所追求的华丽、尊贵之物。这一句不仅强调了君王对自身地位和权力的重视,同时也暗含了对这种单一、表面化审美的批判。

后两句“珍重王孙亲貌得,锦巾袱送野人家”,则从侧面反映了君王审美趣味与民间艺术之间的关联。通过“王孙”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欣赏。这里的“锦巾袱”可能指的是某种精美的包裹或装饰品,用于携带艺术品。通过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赠予“野人家”,诗人或许在暗示,真正的艺术价值并不局限于宫廷或权贵阶层,它同样能够跨越社会阶层,为更多人所欣赏和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王审美偏好的描绘,以及对民间艺术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于艺术与社会、权力与审美之间复杂关系的独特洞察。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咏叹之作,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63)

顾瑛(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德辉,又名阿瑛。年三十始折节读书。筑园池名玉山佳处,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四方学士咸至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冠绝一时。尝举茂才,授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张士诚据吴,欲强以官,乃去隐嘉兴之合溪。母丧归,士诚再辟之,遂断发庐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 字:仲瑛
  • 号:金粟道人
  • 籍贯:元昆山
  • 生卒年:1310—1369

相关古诗词

房山画

渴龙饮海海水宽,铁网下截珊瑚寒。

道人醉卧叫寒玉,金粉乱落松花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补之竹卷

碧眼胡儿叫横玉,落日如盆照茅屋。

美人清梦断梅花,却写相思在修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屋]韵

张仲举待制以京口海上口号见寄瑛以吴下时事答之五首(其一)

白昼惊风海上号,水军三万尽乘涛。

书生不解参军事,也向船头著战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张仲举待制以京口海上口号见寄瑛以吴下时事答之五首(其二)

冉冉长蛇汉水东,嘘成黑雾满虚空。

腥风怪雨重阴底,化作黄虬不是龙。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