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柳亚子所作的《新文坛杂咏十首选七》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以辛辣的笔触讽刺了那些追逐权势、趋炎附势的人,他们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即使背叛原则也在所不惜。"逐臭趋炎苦未休"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无止境的追求,"能标叛帜即千秋"则讽刺了他们为了名声而背叛的行为。
接着,诗人提到"稽山一老终堪念",这里的"稽山一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隐逸高士,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坚守道义、不随波逐流的高尚人格的怀念。最后,"牛酪何人为汝谋"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人会真正关心那些人的真实需求和理想,只有自我算计。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批判犀利,体现了柳亚子作为革命家的立场和对社会现象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