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解舟晚泊江口望鄂渚汉阳

系缆长江口,斜阳照两州。

山遥瞻大别,渚远认南楼。

渔艇家烟浦,江神庙柳洲。

文通送别处,春恨可如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长江口系缆停船的情景,通过对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与对远方的无限遐想。

首联“系缆长江口,斜阳照两州”,开篇即以“系缆”、“斜阳”点明时间与地点,长江口的宁静与夕阳的余晖交织出一幅温馨的画面,两州的轮廓在斜阳下显得格外清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怀旧的氛围。

颔联“山遥瞻大别,渚远认南楼”,进一步展开画面,远处的大别山在薄暮中若隐若现,诗人凝望远方,辨识着那座熟悉的南楼。这两句通过“遥瞻”、“远认”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物的深情关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颈联“渔艇家烟浦,江神庙柳洲”,转而描绘了江边的日常生活景象。渔艇在烟波中穿梭,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江神庙旁绿柳依依,一派和谐宁静的生活图景。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也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尾联“文通送别处,春恨可如秋”,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提到文通(即吴均,古代文人,以《与朱元思书》闻名)曾在此地送别,引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春日的离愁别绪仿佛能与秋天的哀愁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解缆南浦初溯长江江流出鄂渚汉阳两山之间云霭横之如一山然

解缆长江口,回头思黯然。

封疆一川隔,烟霭两州连。

水鸟飞沿渚,江豚跃傍船。

好风知几苇,送我上青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过金口市江中有渚名鲤鱼甲渚上有芦花连日遇逆风舟以寸进挽舟者行芦中成四绝(其一)

江山满眼似相迎,一鬨人烟问地名。

舟过已经金口市,水流应到石头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过金口市江中有渚名鲤鱼甲渚上有芦花连日遇逆风舟以寸进挽舟者行芦中成四绝(其二)

鲤鱼甲露江中渚,芦荻花浮渚上霜。

樯影落江疑是钓,巨鳞惊跃鹭飞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过金口市江中有渚名鲤鱼甲渚上有芦花连日遇逆风舟以寸进挽舟者行芦中成四绝(其三)

长江十里渺连空,逆水那堪更逆风。

定是江神怜远去,欲吹船转浙江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