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山

圯桥进履处,洪波没碑颡。

留得子房山,颓然立榛莽。

可怜楚王峰,朝昏共俯仰。

黄石与赤松,令人有余想。

当年秦皇鹿,得失如反掌。

况乃韩彭辈,身命付罗网。

今古此浮名,谁能塞天壤。

悲风起林末,谡谡发枯响。

空瞻博浪墟,轮蹄自来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苏嵋的《子房山》描绘了圯桥边子房山的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张良的追思。首句“圯桥进履处”暗示了圯下老人授书的故事,接着“洪波没碑颡”描绘了岁月流转,山上的碑石已被滔滔洪流淹没,显得沧桑而古老。"留得子房山,颓然立榛莽"则写出山虽历经风雨,但仍屹立不倒,象征着张良坚韧的精神。

"可怜楚王峰,朝昏共俯仰"表达了对楚王峰的感慨,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如同张良的人生起伏。"黄石与赤松"暗指黄石公和赤松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寓言张良的智慧和超脱。"当年秦皇鹿,得失如反掌"借秦始皇与猎鹿之事,说明权力易手,世事无常。

"况乃韩彭辈,身命付罗网"提及韩信和彭越等功臣的命运,他们的生死如同网中之鱼,难以掌控。最后两句"今古此浮名,谁能塞天壤"揭示出名利如过眼云烟,无法填满天地之间的差距。"悲风起林末,谡谡发枯响"以风声衬托出历史的沉寂,"空瞻博浪墟,轮蹄自来往"则感叹世人对过往英雄的空想与遗忘,车轮滚滚,唯有历史长河依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寄寓了对人事沧桑、功名无常的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反思。

收录诗词(3)

苏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鹤川守崔斗瞻札

剑津离别后,廿载各天涯。

山雨迷归雁,淮云急逝骓。

干戈方过眼,发鬓已成丝。

万里伤心事,音书到下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望

关山迢递夕阳斜,衰草离离客路赊。

野水连天惟渡鸟,孤城隐雾半藏花。

南来旅雁云边笛,北云归鞍塞上笳。

独怪湖滨垂老叟,经年寂寞滞天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杂诗(其一)

晋室尚风流,称最惟嵇阮。

性僻德无邻,行孤心乃远。

犊车自往还,竹林任偃蹇。

仰首望飞鸿,举足登绝巘。

放浪天地间,久假而不返。

无古亦无今,谁复惊岁晚。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杂诗(其二)

秋日出都门,言寻西山道。

试登最高峰,放眼观浩浩。

天风飘塞鸿,荒原衰白草。

日暮起层阴,落叶随风扫。

烟云荡长空,野水枯行潦。

蓟丘古战场,杀气飞霜早。

草昧窃英雄,妄意窥大宝。

千秋几斗争,士卒涂肝脑。

白骨幽黄沙,扑面伤怀抱。

倚杖独徘徊,漫忆渭滨老。

百世树奇功,长往终难保。

何似赤松游,飘然归绝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