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感事》描绘了一幅官府催缴赋税的紧迫场景。首句“剥啄声何急”,以敲门声急切比喻官差的到来,形象生动。接着,“官书一纸来”点明了文书催促的内容。诗人批评官府催科手段“真不拙”,显示出其对苛政的不满,而“避债已无台”则暗示了百姓无处逃避债务的困境。
“筹饷难稽日”进一步揭示了财政压力和时间紧迫,而“宣威似震雷”则运用夸张手法,讽刺官府威势之盛,如同雷霆一般震撼人心。最后两句“青衿者谁子,举室正呼哀”,通过“青衿”(学子)的形象,暗示了家庭中因赋税问题而产生的悲惨气氛,全家人都在哀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讽刺的笔触,反映了清代社会中官府严苛催科与百姓苦难的生活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