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紫芝院

武夷山前啸一声,云愁雾惨野猿惊。

闲披破衲藏风月,醉把葫芦禁鬼神。

杖弄银蟾搅天地,夜烹金鼎煮星辰。

睡酣不觉机关路,身是红光火一轮。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在武夷山前发出一声长啸,云雾弥漫,让野猿都感到惊慌。
悠闲地披着破旧的僧衣,藏匿于风月之间,醉酒中握着葫芦,仿佛能驱赶鬼神。
手执月牙杖搅动天地,夜晚在金鼎中烹煮星辰,仿佛在煮茶一般。
沉睡中浑然不觉身处险境,感觉自己像一轮燃烧的红日,光芒四射。

注释

啸:大声呼叫。
云愁雾惨:形容云雾浓重,气氛阴郁。
破衲:破旧的僧袍。
葫芦:古代常见的饮酒器。
银蟾:月亮的别称,这里指月牙杖。
金鼎:古代烹煮器具,象征高雅或神秘。
机关路:暗喻险恶的环境或复杂的道路。
红光火一轮:比喻强烈的光芒,可能象征热情或力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武夷山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开篇"武夷山前啸一声,云愁雾惨野猿惊"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那啸声不仅震慑了自然界的小动物,也象征着道者的内心世界被深深触动。紧接着"闲披破衲藏风月,醉把葫芦禁鬼神"展现了道者超然物外的生活和对自然的融合,以及通过酒来达到与鬼神沟通的神秘体验。

下片"杖弄银蟾搅天地,夜烹金鼎煮星辰"中的"杖弄银蟾"可能指的是道者手持拐杖在云端自由翱翔,而"夜烹金鼎煮星辰"则是对修炼仙丹的隐喻,这里既有道家的修炼之法,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凡尘、追求永恒境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睡酣不觉机关路,身是红光火一轮"描绘了一种极致的精神状态,那是道者在深度冥想中对内外世界的忘却,以及与宇宙之精华相融合的至高境界。整首诗通过意象鲜明、语言奇特的方式,展现了道家修炼文化和诗人个人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鹤林传法明心颂(其二)

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

无疑则心正,心正则法灵。

守一则心专,心专则法验。

非法之灵验,盖汝心所以。

形式: 偈颂

鹤林传法明心颂(其一)

万法从心生,心心即是法。

语嘿与动静,皆法所使然。

无疑是真心,守一是正法。

守一而无疑,法法皆心法。

形式: 偈颂

鹤林赏莲

玉洞生翠雾,瑶林映素霞。

天飞明月英,夜浴白莲花。

碧水香以净,松声吹露华。

众仙鸾鹤散,寂寂五云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凝翠

香穟飞紫烟,茗花涌白雪。

坐对松竹林,已换尘俗骨。

前山多翠色,凝然暮欲滴。

凭栏拍掌呼,天外鹤来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