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文

眇焉五帝上,尝观二典辞。

焕乎三王间,尝观二雅诗。

道德既淳厚,声光何葳蕤。

烈烈日精散,闳闳雷声施。

施焉如飞龙,潜焉如蟠螭。

祖述兼宪章,后世唯吾师。

永言二典往,群言或隳离。

亦既二雅末,六义多陵迟。

寥寥千馀年,颠危谁扶持。

揭揭韩先生,雄雄周孔姿。

披榛启其涂,与古相追驰。

沿波穷其源,与道相滨涯。

三坟言其大,十翼畅其微。

先生书之辞,包括无孑遗。

春秋一王法,曲礼三千仪。

先生载于笔,巨细咸羁縻。

杨墨乃沦胥,旷然彰其媸。

佛老亦颠隮,茫然复于夷。

婉婉平蔡画,淮西获以依。

淩淩逐鳄文,潮民蒙其禧。

心将元化合,功与天地齐。

洋洋治世音,磊磊王化基。

悖之则幽厉,顺之则轩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韩文》,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石介之手。这位诗人以其深厚的学养和对先贤文献的敬仰,创作了这首颂扬古代圣哲、赞美经典文章的诗篇。全诗结构宏大,意境辽阔,通过对古代圣王与儒家经典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自家的学术理念。

诗中“眇焉五帝上,尝观二典辞”一句,即是指远古时期的五位圣君,以及《易》、《书》两大经典。接着,“焕乎三王间,尝观二雅诗”则是指夏、商、周三代的圣明君主以及《诗》中的“雅”部分,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道德既淳厚,声光何葳蕤”一句中,“道德”指的是道家与儒家的修身养性之道,而“声光何葳蕤”则形容其影响深远、广泛。接下来的“烈烈日精散,闳闳雷声施”更是用来描绘这些文化遗产的力量和震撼人心的效果。

在诗中,石介先生还提到了“祖述兼宪章,后世唯吾师”,表达了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以及认为自己能够继承这一脉络。同时,他也感慨于历代经典之重要性与其影响力。

最后几句,“心将元化合,功与天地齐。洋洋治世音,磊磊王化基”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学问能够达到与宇宙和谐统一的境界,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读韩文》不仅展现了石介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展示了其渊博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作

晋公平淮西,兵出速如神。

崇韬伐西川,六十日请臣。

太祖初受命,诸侯未尽宾。

蜀广号敌国,荆潭为彊邻。

王师讨有罪,不闻逾十旬。

元昊诚蝼蚁,有地长一畛。

讵足污斧钺,寻当投荆榛。

是何逾岁月,务行含贷仁。

岂兹将帅间,迥无晋公伦。

张旗发一号,岂无李处耘。

提戈出一战,岂无王全斌。

容兹盈寸蟹,荡漾于流津。

平生读诗书,胸中贮经纶。

薄田四五亩,甘心耕耨勤。

倚锄西北望,涕泪空沾襟。

形式: 古风

宿村舍

去去都城远,萧萧村落秋。

饥鸱啄死鹿,鸣犊随孳牛。

转徙多空屋,荒榛有乱丘。

狐狸竞恐怖,雀鼠仍啁啾。

鬼火时明灭,旋风乍卷收。

吾心不吐茹,忠信待奸仇。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寄永叔

九龙行雨岁在子,皇天之命实勤止。

泓湫水暖嗜欲饱,七龙嬉戏两龙睡。

卷藏密云空自膏,畜聚甘雨不肯施。

旱魃妖狂作民虐,风伯暴怒兴日炽。

诉号仰天天不闻,九州之禾皆乾瘁。

嗟呼龙职职行雨,失职不雨民胡恃。

驱虞义兽心实仁,不忍斯民不食死。

向龙慢骂数龙罪,龙不能答满面耻。

偷向上帝谗驺虞,驺虞得罪龙窃喜。

欲知龙与驺虞分,仁与不仁而已矣。

形式: 古风

寄弟会等

吾门何所喜,子衿青青多。

豹常志古道,佩服卿与轲。

平淑号能赋,其气典以和。

枢从吾日久,道德能切磋。

泽也齿最少,已有亭亭柯。

彰颇通典籍,所立不幺么。

淳乎性源浊,今亦为清波。

就初学诵诗,日记十板过。

材虽有高下,异日俱甲科。

会汝少俊异,美若玉山禾。

看汝辞林中,枝条渐婆娑。

合亦稍纯茂,知不随身矬。

其流虽涓涓,可道为江沱。

视汝器磊磊,淳沆皆蚌螺。

我有堇山锡,欲铸子太阿。

诚能来就学,颖利加铦磨。

翘翘数子间,可与肩相摩。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