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九峰太守属题所刻印谱(其一)

规矩方圆内,神明变化中。

裁成归哲匠,智巧夺天工。

不有金资砺,安知玉在攻。

徒将斯邈拟,尚觉近雕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耆九峰太守属题所刻印谱(其一)》由清代诗人刘绎创作,通过“规矩方圆内,神明变化中”两句,开篇即展现出一种深邃而玄妙的哲学思考。诗人以“规矩方圆”象征着自然法则与人类社会的秩序,而“神明变化”则暗示着超越这些规则的无穷创造力和变化。这种对比,既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又展现了对创新与变革的向往。

接下来,“裁成归哲匠,智巧夺天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的“哲匠”不仅指技艺高超的工匠,更是智慧与匠心的化身,他们能够将自然界的奥秘与人类的智慧巧妙结合,创造出超越天工的杰作。这不仅是对工匠技艺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颂扬。

“不有金资砺,安知玉在攻”则以金与玉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艰苦磨砺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能真正认识到自身潜力的深度与广度,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最后,“徒将斯邈拟,尚觉近雕虫”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这里“斯邈拟”可能是指模仿古人或前人的风格,而“雕虫”则常用来形容微小琐碎的技艺。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不应仅仅停留在模仿或技巧层面,而应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表达与创新,避免陷入浅薄的技艺堆砌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技艺、创新与精神追求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生深刻的洞察与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耆九峰太守属题所刻印谱(其二)

鸟篆文堪溯,鸿泥迹可寻。

风生才子笔,月印古人心。

追琢孚民望,规模式士林。

口碑镌治谱,铭勒意同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浴沂亭叙别,次寿泉韵并柬芷生

今夕重论岂偶然,一樽相对月娟娟。

袖中诗本添囊锦,座上余香袅篆烟。

浮世升沉原有数,良朋聚散岂无缘。

柳荫亭外看流水,茗碗风清百虑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退思吟草》,为林参军尊人作(其一)

诸花香里画帘垂,正好琴堂养志时。

春酒最能娱暮景,不谈公事只谈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退思吟草》,为林参军尊人作(其二)

庐陵山望秣陵山,千里吟筒梦往还。

可似故乡风景好,鹭洲宛在水中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