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周伯琦为崇文太监杨国贤出使祭祀西岳华山和江渎而作的送行诗。诗中表达了对杨国贤出使的敬意以及对其顺利完成使命的期待。
首句“祠宫摄事辍纶经”描绘了杨国贤在繁忙的祭祀事务中暂时放下日常政务,显示出其对神圣职责的重视。接下来,“天上文星即使星”运用比喻,将他比作天上的文星,暗示他的才智如同星辰般耀眼,将引导他在出使途中顺利前行。
“花满晴川三汉辅,鹃啼云栈鹃江亭”描绘了沿途的美景,晴朗的江面点缀着繁花,而杨国贤的行程似乎经过了云雾缭绕的栈道,最终到达江渎的祭祀之地,画面生动且富有诗意。
“岷源广泽尊群渎”提及了岷江源头的广大水域,表达了对江渎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寓含了对杨国贤使命的重要性的强调。最后一句“华岳崇标翕百灵”,赞美华山的崇高地位,认为它汇聚了众多神灵,预示着杨国贤此行将得到众神的庇佑。
结尾“计日归釐侍宣室,倚门望切莫稽停”表达了诗人对杨国贤早日完成任务、归来侍奉宣室(可能指朝廷)的殷切期盼,同时提醒他不要延误行程,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景物描绘和象征手法,寄寓了对杨国贤的祝福与期望,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国家祭祀事务的尊重和对使者出使之慎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