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昔三衢看上元,玉虹横贯水精帘。
穷州今夕酸寒杀,老眼看来自不忺。
这是一首描写上元节(即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通常指的是元夜,也就是春节期间的第十五天)灯会情景的诗句。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时萧瑟,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沧桑以及个人感情变化的深刻感慨。
"忆昔三衢看上元" 一句中,“昔”指的是过去,“三衢”可能是特指某个地方,这里用来泛指繁华的地方,“看上元”则是观看上元节的灯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玉虹横贯水精帘" 描述的是当时上元节的壮观景象,玉虹意指彩虹或五彩斑斓的灯饰,“横贯”形容其横跨的姿态,“水精帘”则是用来比喻灯光下的水面或者是装饰用的透明幕帘。这里通过对灯会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繁华热闹的氛围。
"穷州今夕酸寒杀" 一句中,“穷州”可能指的是偏远或者不如往日繁华的地方,“今夕”则是当前的夜晚,“酸寒杀”形容当下的环境给人带来的凄凉与孤寂。诗人通过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个人的情感落差。
"老眼看来自不忺" 这一句中,“老眼”指的是年迈的眼睛或者是经验丰富、阅历多的目光,“看来”则是观看,包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景象的观察,“自不忺”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诗人用“老眼”形容自己,不仅是在说年龄上的增长,更在于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累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时萧瑟,展示了诗人的深刻情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它也反映出了个人经历的变迁以及个人的心境变化。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北使才归南使来,前船未送后船催。
元宵行乐年年事,儿女嗔人夜不回。
红锦芙蓉碧牡丹,今番灯火减前番。
雪泥没膝霜风紧,也有游人看上元。
寻春不见只思还,却在来仙小崦间。
映出一川桃李好,只消外面矮青山。
旋收雨夕放晴晨,禊日风光正可人。
间白参红方是锦,疏桃散李不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