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东郑生》描绘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首句“图史聊足娱”表达了诗人对于阅读图史(图书和史籍)的满足感,认为这些足以带来乐趣,暗示他并不追求过多的物质或世俗的纷扰。接下来,“胡为苦多营”反问为何要过于劳累地经营世事,流露出对繁琐事务的厌倦。
“经旬谢宾客”写诗人谢绝了来访的宾客,选择了孤独的生活方式,让春天的青草在门前自由生长,象征着他的隐逸之志。“白发午未栉”描绘出诗人疏于打理,任由白发丛生,反映出内心的闲适和不拘小节。
“青山时独行”则展现了诗人独自漫步在青山之中,享受自然的宁静,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孤寂而自在的形象。最后两句“萧萧树上瓢,莫与风俱鸣”以树上的瓢随风摇曳,却不愿与风同声共响,寓言诗人宁愿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体现了其独立的人格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心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隐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