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的《岁暮杂兴十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个人心境的感悟。首句“年往志亦减”感慨时光荏苒,随着年龄增长,壮志豪情逐渐消退;“誉来毁乃加”则揭示了世态炎凉,赞誉与诋毁如影随形,愈受瞩目,批评也越多。
“遂初困无闷”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淡然,即使处境艰难,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善后生有涯”则强调了人生有限,要珍惜当下,做好每一步。接着,“永年慕樗栎”以樗栎树自比,樗栎虽不材,却能安然自处,寓意人应如大树般坚韧,不求显赫;“存身悟龙蛇”则借龙蛇之变,暗示灵活处世,适应各种环境。
最后两句“大隐但城市,嘉遁岂烟霞”进一步深化主题,大隐于市,真正的隐逸并非远离尘世,而是能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这才是真正的高洁之行。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