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南曲(其二)

愁窥绿绮琴,弦涩不成音。

镜里春春貌,窗前夜夜心。

临卬人去远,离梦绕花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扶南曲·其二》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内敛的情感画面。诗人以"愁窥绿绮琴"起笔,通过观察那闲置的绿绮琴,暗示了内心的愁绪无法通过音乐得到宣泄,琴弦生涩,无法弹奏出和谐的音符,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压抑。

接下来,诗人通过"镜里春春貌",表达了对青春容颜的怀念和岁月流逝的感慨。"春春貌"叠词使用,既强调了青春的美好,又暗示了时光荏苒,春光不再。"窗前夜夜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夜晚的寂静更显诗人内心的无尽愁思。

"临卬人去远"一句,"临卬"可能是指面对远方,这里暗指思念的对象已经远离,诗人的心随着他们而去,遥远的距离让情感更加深重。最后一句"离梦绕花阴",以梦境中的花阴作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夜晚的梦境中,心绪如梦,围绕在花影之间,萦绕不绝,表达了他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难以割舍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物寓情,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远方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乌栖曲(其一)

金莲作杵琼瑰砧,蛟龙艳锦鸳鸯衾。

并刀未剪燕霜落,何日征衣到沙漠。

形式: 乐府曲辞

乌栖曲(其二)

昼漏迢迢春滟滟,草如柔罽花如焰。

白日红窗恨转多,个侬无计奈春何。

形式: 乐府曲辞

乌栖曲(其三)

汝南鸣鸡乌臼鸟,强颜饶舌催天晓。

残妆相送泪阑干,月帐云屏生晓寒。

形式: 乐府曲辞

乌栖曲(其四)

月华二八星三五,丁丁漏水鼕鼕鼓。

相思相忆阻河桥,可怜人度可怜宵。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