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耕堂

兰堂邵氏称名族,百年家世逾乔木。

高堂揭扁号存耕,种德尤如种嘉谷。

方寸之地仁为春,生意勃勃如兴云。

来牟率自帝命育,稂莠肯为他人耘。

秋成有获仓箱阜,宁让东南百千亩。

水旱无由害岁丰,豪强岂得兼吾有。

君莫羡家有万卷书,岂不见河东柳氏称巨儒,善和旧宅无人居。

又莫羡家有满籯金,岂不见董家筑坞贻谋深,不及后人徒有心。

积书积金非不美,振后光前能有几。

题诗为尔表存耕,贻厥子孙孙又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邵氏家族的百年传承,如同古老的树木般繁盛。高堂之上悬挂的匾额“存耕”二字,寓意着家族重视耕读传家,如同精心培育嘉谷,播撒仁德之春。诗中以“方寸之地仁为春,生意勃勃如兴云”赞颂了家族成员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心,如同春日生机勃勃,云雾缭绕,充满活力。

接着,诗人以“来牟率自帝命育,稂莠肯为他人耘”比喻家族遵循天命,辛勤耕耘,拒绝杂草般的贪婪与不义。通过“秋成有获仓箱阜,宁让东南百千亩”表达了家族在丰收之时,慷慨分享,不愿独占一方土地的高尚品质。同时,强调了自然界的灾害无法侵袭家族的丰饶,体现了家族的坚韧与智慧。

诗人提醒人们不要羡慕拥有万卷书籍或满籯黄金的家族,因为历史上的柳氏与董氏虽曾显赫一时,但最终却无人居住,徒留空壳。而真正的财富在于“积书积金非不美,振后光前能有几”,即教育后代,光耀门楣,这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且持久。

最后,“题诗为尔表存耕,贻厥子孙孙又子”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纪念并传承邵氏家族的“存耕”精神,让这一美德世代相传,影响子孙后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邵氏家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品德,也蕴含了对后世子孙的殷切期望,鼓励他们继承并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赵司勋给假归浙

重阳节去秋将晚,北风猎猎吹南雁。

故人别我归赋欤,临岐握手情无限。

忆昔修书游木天,识君今已二十年。

天潢分派公族浚,冰玉为质人中仙。

少年读书破万卷,海天空阔鹏程远。

秋风折桂步蟾宫,晓日观花游上苑。

石渠论列集钜儒,君从璧水来与俱。

书交当世知名士,遍阅人间未见书。

归来再历霜台试,高出时人几头地。

逼人富贵来骎骎,唾手功名良易易。

冬官庶务称浩繁,郎署优游十载间。

封章判牍无滞事,哦诗瀹茗多馀闲。

政成入向明光奏,冢宰盛陈君绩茂。

进阶已觉大夫荣,锡诰尤蒙恩宠厚。

君司勋级我司封,我居西署君居东。

金兰胶漆衷情旧,风雨寒暄苦乐同。

玉瓶酌尽阳关酒,可别此生平文□。

岸上行人歌竹枝,船头羌笛吹杨柳。

布帆十幅挂长风,极目江天连断鸿。

蓟门苍树苍茫外,吴会云山缥缈中。

淮河鲤鱼红尾短,相思只恐书来缓。

驿路逢梅只自吟,江亭见月同谁玩。

富阳咫尺近临安,十景江山画里看。

梁尹出郊迎吏部,家严望阙拜封官。

扫墓焚黄赠先妣,存没沾恩有如此。

天光赫赫照林丘,画锦煌煌耀桑梓。

亲恩已报君恩深,知君臣子一生心。

两全忠孝垂青史,赠言如赠双南金。

形式: 古风

听鹤书房

裹麻已终制,祥琴发新声。

轩前双老鹤,闻之飞且鸣。

曲终静坐生遐想,此鹤先人在时养。

闻琴彷佛似知音,长日轩前听琴响。

先人时复一理弦,振羽蹁跹声划然。

自从人琴俱已矣,吞声饮恨逾三年。

此日闻琴声喔喔,似谓九原人复作。

物情如此感人心,不觉潸然双泪落。

嗟君自是纯孝人,百年无日不思亲。

由此开轩名听鹤,一回听鹤一沾巾。

形式: 古风

九峰琴趣轩为赵性中赋

排闼芙蓉开朵朵,浮岚飞向窗前堕。

窗下幽人澹世情,横琴静对山光坐。

日长万虑俱消沉,当窗一曲太古音。

潇湘云水鹤秋唳,风雨江湖龙夜吟。

世间罕有钟期辈,此时意趣谁能会。

流水高山犹有音,无弦更在琴之外。

游心直到溟涬天,文王宣父俱在前。

世外嚣尘无一点,惟见九峰青苒苒。

形式: 古风

寿峰为分水诸教谕题

东南九峰如削玉,君家正在山之麓。

芙蓉排闼送青来,长日卷帘看不足。

烟岚变态日万千,古色不改恒岿然。

静重由来仁者寿,何妨假此期亲年。

朝来举觞献醽醁,千崖尽堕杯中绿。

如山如阜如冈陵,此际尤宜为亲祝。

祝亲寿,寿如峰。揖金母,拜木公。

陵谷可变天地老,孝子之心那有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