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欧桢伯招余过草堂不赴》描绘了诗人接到友人邀请,却未能前往的情景。首句“拟寻鸡黍约”表达了诗人对朴素友情的向往,想象着与朋友共享农家饭菜的温馨场景。然而,“远赴故人招”又暗示了路途遥远,使得他未能如愿。
“落叶千山暮”描绘了深秋时分,山路落叶纷飞,暮色苍茫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和落寞的氛围。“孤村一水遥”进一步强调了距离之遥,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孤零零的村庄和远方的流水。
“天寒收橘柚”写出了季节的变换,天气转凉,橘柚收获的时节,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时光的流转。“岁晏罢渔樵”则表达了农事已毕,渔民和樵夫暂停劳作,暗含诗人自己未能参与其中的遗憾。
最后两句“未得同携手,新林过板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他渴望能与友人一同漫步在新林中的板桥,但现实却使这愿望无法实现,留下淡淡的失落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