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病过春光两月程,几番风雨几番晴。
不知开到何花树,今日才闻燕子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春日疾病后,对自然界的感知与感悟。通过“病过春光两月程”,诗人以亲身经历的病痛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略显哀愁的春天情境中。接下来的“几番风雨几番晴”则生动地展现了春日天气的多变,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变化无常。
“不知开到何花树”一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既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不够细致,也暗含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感慨。最后,“今日才闻燕子声”则是一个转折,燕子的归来不仅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也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深刻体悟。在语言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设问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既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给人以深思。
不详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东风绿水动微波,晚泊滩头理钓蓑。
唤起江湖昔年梦,一帆寒雨听渔歌。
江上春风留客舟,鸟啼花落水空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柳絮觉春归,轻盈著处飞。
东风好收拾,莫遣坠征衣。
谁道林莺老,金衣薄更新。
春来复春去,老却听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