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定海警感作三章(其一)

何为冠山鳌,不抃海柱倾。

升台望南陲,鹑纬如元冥。

迩年鱼盐荒,民力困多儜。

转希意外危,鼠窜堪逃生。

城漕兵数千,老稚充其名。

积习素游惰,食粟贪太平。

偶遣戒备严,馁志中先萌。

示隙授其溃,安待来势横?

何况呼救难,绝岛悬孤城。

凡理有缘始,祸实谁酿成?

俯读天诏颁,我皇真圣明。

仅以失机责,减罪予之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闻定海警感作三章》的第一章,通过描绘海上的景象和近年人口的荒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与人民生活的困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冠山鳌”、“海柱倾”、“鹑纬如元冥”等,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不稳定与社会的危机。

首句“何为冠山鳌,不抃海柱倾”,以“冠山鳌”和“海柱倾”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海上的动荡景象,暗示社会的不稳定。接着,“升台望南陲,鹑纬如元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动荡的氛围,将视线转向南方,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

“迩年鱼盐荒,民力困多儜”揭示了社会动荡的原因之一——经济的衰退,尤其是渔业和盐业的荒废,导致民众生活困苦。接下来,“转希意外危,鼠窜堪逃生”则表达了人们在危机面前的无助与恐惧,如同老鼠般四处逃窜,寻找生存的机会。

“城漕兵数千,老稚充其名”描绘了军队的情况,指出虽然有军队存在,但实际战斗力可能并不强,士兵中甚至包括老人和小孩,这反映了军事力量的虚耗和人民生活的艰难。

“积习素游惰,食粟贪太平”批评了民众长期以来的懒散习惯和对和平的过分依赖,暗示了危机意识的缺乏。而“偶遣戒备严,馁志中先萌”则预示了危机的突然到来,即使有戒备,人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也早已滋生。

最后,“示隙授其溃,安待来势横?”表达了对危机爆发的担忧,暗示了局势的不可控性。而“何况呼救难,绝岛悬孤城”则进一步强调了外界援助的困难,以及孤立无援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注与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和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闻定海警感作三章(其二)

狒狒兽之类,居然人其冠。

容纳不相拒,须感天恩宽。

三苗窜舜世,终无不格顽。

奈何游釜蛙,妄思扬其澜。

虚实使尽窥,目前尚匪患。

岂真砥海臣,岳岳无太山。

吾县拒百里,唇亡齿愁寒。

颇虞风鹤声,扰我家室安。

官吏谋一身,犹苦身手单。

剜肉医疮痍,奚补斯民艰?

事急策所全,不如豫于先。

何当叩九重,陈我书万言。

形式: 古风

题韦光黻在山草堂图即赠

阱虎不肉气疲馁,缚马刍槽负鞯辔。

丈夫生命禀素贱,何益千秋姓名贵?

二何山人左司后,得气于古殊近才。

骨相拄石海门立,神光洞月天胁开。

医经枢素诗甫白,纬以方寸纤钜该。

黄金如砾满天地,连云但筑歌舞台。

十年贞守美人老,颜色在镜生惨哀。

飘然引去谢尘市,绮角精灵通尺咫。

且安榛棘巢鸾鹤,未厌牢栏溷羊豕。

峰峦拥髻皆面楼,门前江水日夕流。

荒萝羃径遁山鬼,怪树偃壁交文虬。

种花莳药有经济,拥书席画无王侯。

往来自听友朋乐,饥寒且诿妻孥愁。

太阴饵髓饱真液,鹿卢百鍊非良钩。

昔年风雨萧萧寺,匝地桐阴礴秋翠。

高樽华烛坐瞬刻,七载离心俱梦寐。

晚钟一声南雁落,把臂重逢此高阁。

仙仙道气挹逾古,绝俗锋棱自寒崿。

依蒲借钵论身世,汎浪萍根各无著。

瘴木露草瀰淫淫,寸土与洁天之心。

君毋改志出山浊,我将归遁烟海深。

蛟龙回护安期宅,门外?苔积如铁。

何当与子结邻居,手斧桃花煮白石。

形式: 古风

五人墓傍见杜鹃花

春色尽零落,杜鹃花自娇。

枝低皆日向,力弱易风摇。

碧血为谁化,丹心殊未消。

我来瞻遗墓,即此想英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剑池

凝云闭厓色,古木交涧阴。

湛水炯毫发,吐纳苔花黔。

持身危下俯,久立神萧森。

精气郁思发,谁为辟幽沈?

重壁破难出,负此耿耿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