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写竹赠李大理汝成》,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居京城的回忆以及对友人母亲的深切怀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首句“忆昔曾同客帝畿”,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京城共同生活的往昔岁月,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接着,“十年游宦子先归”一句,点出了友人已先一步离开京城,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可怜慈母堂前竹,无复清阴映彩衣。”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诗人以竹子为喻,寄托对友人母亲的哀思。竹子的“清阴”象征着母亲的庇护和关爱,而“彩衣”则代表了子女的孝顺与陪伴。如今,竹子依旧挺立,但母亲已不在,无法再享受子女的陪伴,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哀痛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亲人离世的哀悼,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亲情、友情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