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在清明时节收到家书后所作,表达了诗人身处战乱之中,与国家和家乡相隔遥远的深切感慨。
首句“去国三年久,离家万里馀”,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离开国家已有三年之久,远离家乡的距离更是难以计量,流露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
接着,“岂知戎马际,仍得棣华书”,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诗人竟然收到了家人的来信,这让他感到既意外又欣慰。棣华在这里象征着兄弟情谊,表达了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金鼓震南国,松筠怀故庐”,诗人通过描述战争的喧嚣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金鼓代表战争的残酷,而松筠则象征着故乡的宁静与坚韧。
最后,“寰区端若此,天意竟何如”,诗人面对如此广阔的世界,不禁思考起命运与天意。这句话蕴含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反思,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眷恋以及对命运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