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岂独鸱夷解归去,五湖渔艇且餔糟。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偓之手,体现了诗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风格。首先,“岂独鸱夷解归去”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生命活动的观察和感慨。“鸱夷”指的是一种鸟类,它们在秋天开始南迁,诗人通过这种现象,引申出一种季节更替、万物各归其根的意境。这里的“解归去”,不仅是对自然界动植物回返本性之地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寄托的向往。
接着,“五湖渔艇且餔糟”一句,则具体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境和审美追求。“五湖”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几个大湖,如洞庭湖、太湖等,这里泛指广阔的水域环境。“渔艇”则是渔夫的船只,代表着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涯方式。而“且餔糟”,“餔”通“馀”,即发酵,“糟”指的是酒糟,即酿造酒时所剩下的残渣。诗人这里描写的是自己在湖上漂泊,品尝着自制的米酒,享受着一种简约而自在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它不仅是对一个场景的生动刻画,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抒情,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环境相呼应的艺术表现。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野麋蒙象暂如犀,心不惊鸥角骇鸡。
一路好山无伴看,断肠烟景寄猿啼。
拂拂云衣冠紫烟,已为丁令一千年。
留君且伴居山客,幸有松梢明月天。
锦字龙梭织锦篇,凤皇文采间非烟。
并他时世新花样,虚费工夫不直钱。
情多不似家山水,夜夜声声旁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