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干吕(其二)

圣布中区化,祥符异域云。

含春初应吕,晕碧已成文。

东起随风暖,西流共日曛。

升时嘉异月,为庆等凝汾。

轻与晴烟比,高将晓雾分。

飘飘如可致,愿此翊明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翻译

神圣的布区化育万物,吉祥的符瑞在异域显现。
春天的气息刚刚回应了吕的召唤,碧色的光芒已经形成图案。
东方的暖风吹拂而起,西方的流水映照着夕阳。
月亮升起时,如同嘉奖的异象,庆祝如同汾河凝聚的喜悦。
它轻盈得仿佛与晴空中的烟雾相媲美,高洁得与清晨的薄雾相伴。
飘逸得似乎可以触及,但愿这清风能助明主一臂之力。

注释

化:教化、养育。
祥符:吉祥的符瑞。
吕:古代乐律之一,此处指春天的到来。
晕碧:带有绿色晕圈的天空。
曛:黄昏时的阳光。
凝:凝聚、聚集。
汾:中国古代河流,象征吉祥。
晴烟:晴朗天空中的轻烟。
晓雾:清晨的薄雾。
翊:辅佐、帮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彭伉的作品,名为《青云干吕(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充满了对美好季节和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圣布中区化,祥符异域云。"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神圣而又吉祥的氛围,"圣布"指的是春风,它在大地上施展着生机与温暖;"中区"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处之地,即中原地区;"化"则是变化、滋养之意。"祥符异域云"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越常规的美好景象,似乎在暗示某种不寻常的吉兆。

"含春初应吕,晕碧已成文。" 这两句具体描写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变化。"含春"意味着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初应吕"指的是新芽初萌,生机勃发之象;"晕碧已成文"则形容草木成荫,呈现出一种青翠欲滴的美丽景色。

"东起随风暖,西流共日曛。"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气候的温和与自然界的光线变化。春风从东方吹来带来了温暖,而西边则是太阳渐渐下沉,光线柔和。

"升时嘉异月,为庆等凝汾。" 这里诗人提到了夜晚的美好景象,可能是在赞美一个特别的良宵,或许是一次特殊的月亮之夜,"为庆等凝汾"则是对这美好景象的一种期待与珍视。

"轻与晴烟比,高将晓雾分。" 这两句诗人用轻盈的春日浮动之物——晴烟,以及清晨逐渐散去的薄雾来形容自然界的细腻与和谐。

最后两句 "飘飘如可致,愿此翊明君。" 表达了诗人的美好祝愿,希望这种美好的春天景色能够持续,与君王共享这份美好,这里的"翊"字有陪伴、守护之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界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和吉祥氛围的向往与祝愿。

收录诗词(3)

彭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妻

莫讶相如献赋迟,锦书谁道泪沾衣。

不须化作山头石,待我堂前折桂枝。

形式: 七言绝句

同观察使张公仲方大和元年夏祷雨归至圣泉寺作

云阴随雨度,桂馥逐风来。

形式: 押[灰]韵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二首(其一)

造化潜施迹莫穷,簇成真诀指蒙童。

三篇秘列八环内,万象门开一镜中。

离女驾龙为木婿,坎男乘虎作金翁。

同人好道宜精究,究得长生路便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二首(其二)

至道希夷妙且深,烧丹先认大还心。

日爻阴耦生真汞,月卦阳奇产正金。

女妊朱砂男孕雪,北藏荧惑丙含壬。

两端指的铅金祖,莫向诸般取次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