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云梯

谢客常游处,层峦枕碧溪。

经过殊俗境,登陟象云梯。

步步劳山屐,行行蹑涧霓。

迥临天路广,俯眺夕阳低。

赏咏情弥惬,风尘事已暌。

前修如可慕,投足固思齐。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翻译

常常在此地款待客人,层层山峦环抱清澈溪流。
穿行在不同风俗的地方,登山仿佛踏着云端阶梯。
每一步都辛苦,穿着登山鞋,沿着涧水彩虹前行。
遥望天路开阔无边,低头只见夕阳低垂。
欣赏美景心情舒畅,世俗之事已远离。
若能仰慕前人的高尚,我定会追求同样的境界。

注释

谢客:款待客人。
常游处:常来之地。
层峦:层层叠叠的山峦。
碧溪:清澈的溪流。
殊俗境:不同的风俗地区。
象云梯:像云端的阶梯。
劳山屐:登山鞋。
蹑涧霓:沿着涧水彩虹。
迥临:远望。
天路:天空之路。
风尘事:世俗之事。
暌:分离,远离。
前修:先贤。
投足:迈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山中漫游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古人的怀念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谢客常游处,层峦枕碧溪。" 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情境,旅者经常到访的地方是连绵的山峦旁边的小溪流水清澈。

"经过殊俗境,登陟象云梯。" 诗人通过对比山路与云间的距离,表达了攀登之艰难和心灵向往高远的追求。

"步步劳山屐,行行蹑涧霓。"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旅者在山中行走的情形,每一步都踏实而深入,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探索精神。

"迥临天路广,俯眺夕阳低。" 从高处远望,天边的道路似乎无垠,而夕阳的位置则显得低沉,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诗人对于生命旅途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赏咏情弥惬,风尘事已暌。" 诗人在大自然中获得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情感体验,但同时也意识到世间万事都如过眼云烟,不可留恋。

"前修如可慕,投足固思齐。"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他们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是一首集美丽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

汤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鼎臣学士侍郎楚金舍人学士以再伤庭梅诗同垂宠和清绝感叹情致俱深因成四十字陈谢

人物同迁谢,重成念旧悲。

连华得琼玖,合奏发埙篪。

馀蘖虽无取,残芳尚获知。

问君何所似,珍重杜秋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闽中回

帆影随风过富阳,橹声摇月下钱塘。

千山积雪凝寒碧,梦入枫宸绕御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禁烟作

柳拖金缕拂朱栏,花扑香尘满绣鞍。

尊酒临风酬令节,越罗衣薄觉春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山寺律僧画兰竹图

偶来绝顶兴无穷,独有山僧笔最工。

绿径日长袁户在,紫荃秋晚谢庭空。

离花影度湘江月,遗佩香生洛浦风。

欲结岁寒盟不去,忘机相对画图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