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鹧鸪天》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叶恭绰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园林的静谧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
首句“不耐园林尽日闲”,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虽身处宁静的园林之中,却难以忍受这份闲适,流露出一种内心的躁动与渴望。接着,“扶持新绿上雕阑”一句,通过动作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新生事物的呵护与欣赏,新绿的生机勃勃与雕栏的精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和谐之美。
“蕉因着雨心犹卷,燕为衔春力已殚”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植物与动物赋予了情感与意志。蕉叶在雨水的滋润下,似乎仍保持着蜷缩的状态,表现了春天特有的湿润与生机;而燕子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已经竭尽全力,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忙碌与生机。
“临翠槛,写琼笺。东风影事太阑珊”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与氛围。诗人站在翠绿的栏杆前,挥毫泼墨,仿佛整个春天的光影都在他的笔下流淌,展现出一种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激情。然而,“东风影事太阑珊”一句中,“阑珊”二字,既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无端送尽余香去,十二帘栊剩晓寒”两句,以余香的消散和清晨的寒意,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