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龙岩登高

才报兰秋又菊秋,重阳重到藿川游。

亭高风急鸣蝉翼,岩古云生傍马头。

祭野弥增霜露感,催租漫作稻粱谋。

故乡山好难为别,人去还因桂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鸿恩的《重九龙岩登高》描绘了秋季登高赏景的情境。首句“才报兰秋又菊秋”巧妙地将两个秋天并置,展现了季节更替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转。诗人选择在重阳节再次来到藿川游玩,体现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亭高风急鸣蝉翼,岩古云生傍马头”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出山中凉风习习,蝉声微鸣,以及古老岩石上云雾缭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幽深的意境。这里运用动态的“风急”与静态的“云生”,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

“祭野弥增霜露感,催租漫作稻粱谋”表达了诗人对田野丰收的感慨,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在秋日的寒露中,他不仅祭祀天地,也为农民的生计而深感忧虑,流露出深厚的民生情怀。

最后一句“故乡山好难为别,人去还因桂树留”以深情的笔触抒发思乡之情,借桂树寓意故乡的眷恋,即使离开,也难以割舍那份对故土山水的深深依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

吴鸿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游青藤书屋登孕山楼谒天池先生像赋赠闲谷

瑶宫小谪飞仙人,餐霞饮瀣游凡尘。

骑鲸一去三百载,夕阳老屋青藤存。

十年梦想不得到,一朝假馆逢陈遵。

春晴岸帻肃客入,荦确怪石纷横陈。

绿阴一径入深处,古藤十丈蟠高垣。

枝柯攫天瘦蛟舞,时共风雨相飞奔。

清池一勺活不涸,乃是天汉之分源。

岁久岂无蛰龙睡,倏游不敢投丝纶。

举首突兀睹庭柱,摩挲剩墨无磨磷。

大书深镵见笔力,倔强欲与藤簸掀。

登楼鞠?谒遗像,画图肃肃来精魂,开窗四顾万山入,咫尺包孕迷朝昏。

想见当时抱膝坐,论兵慷慨乌角巾。

酒酣不识督师贵,短兵狭路非其伦。

先生亦一诸生耳,乃能筹海除奸民。

徐汪先后同受馘,奇功不让楼船军。

惜乎才大不竟用,山人摈落同茂秦。

后公而生叹公遇,咄哉弄斧班输门。

形式: 古风

诗巢怀古

輶轩古不入于越,三百之内无篇章。

山川磅礴毓奇杰,词坛大振扶舆光。

后人好古事搜讨,邦贤一瓣追心香。

秋水长天阁云圯,崇祠复建龙山冈。

大书揭橥六君子,贺秦方陆偕徐杨。

秘监梦寤忽不乐,疏乞道士东还乡。

酒肆谪仙人把臂,四明狂客胡云狂。

处士偏师揭竿起,眼底颇欲无文房。

幽栖剡曲事渔钓,隐逸姓氏馨三唐。

元英先生老不第,补唇已矣颓颜苍。

配食严陵谢晞发,击竹如意同悲凉。

论忠独许渭南伯,少陵每饮君不忘。

南国作记亦忠告,何至比党韩师王。

铁厓乐府有奇气,如出金石声铿锵。

三史书法待裁定,正统论息诸蜩螗。

天池山人称后劲,嘉隆伪体扫秕糠。

妄庸巨子竞树帜,阙编俯首袁中郎。

千山万壑风雅窟,岂无健者纷登场。

代更四姓祀七百,六君子外谁抗行。

我来吊古事展拜,匠门弄斧惭登堂。

斯人代兴有正派,恨无妙手图西江。

泊鸥吟社亦澌尽,春秋享祀谁烝尝。

西园遗址久衰草,残碑剥蚀埋夕阳。

主持大雅望来哲,斯人不作心苍茫。

形式: 古风

日本刀歌和张叔未韵

笔锋出匣如宝刀,文光腾踔层云高。

星芒欲动忽不动,胸中郁郁龙豹韬。

先生读书意不得,投笔空嗟时事亟。

男儿五十手无柯,夜半长吟誓报国。

谁欤索地思弄武,不识中朝有尚父。

腰间久佩日本刀,酒酣拔地为君舞。

使星朗映风忽狂,狂风吹折青琳琅。

胡为割地出下策,毋乃未见刀吐光。

此刀百炼堪一试,海外陈师请从事。

貔虎能扬大国威,豕狼永戢窥边志。

笏溪今日酒尊开,歌辞慷慨有余哀。

刀光如雪雪花落,会看直上凌烟台。

形式: 古风

壬申春率成酬吉田

少小读文史,卓荦轻常儒。

悠悠三十载,岁月忽已徂。

朝随金马仗,暮窥天禄书。

簿领得余暇,诗酒追朋徒。

高歌《梁父吟》,醉击处仲壶。

持此耗雄心,优游聊自娱。

沈侯旷世才,早弃终童繻。

拂拭到燕石,投赠分琼琚。

天葩耀奇采,开函惊喜俱。

矫矫一西望,伫立以踟蹰。

伯兄事长征,数稔治军储。

与君同袍泽,骖靳时相须。

遥遥贺兰山,战血方模糊。

三边苦鸣镝,万里劳飞刍。

何日荡逋寇,策勋青紫纡。

君来一握手,共醉城南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