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得朱子成书》。诗人以书信往来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朱子成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书来惜分手”直接点题,表达了收到书信后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分离的遗憾。接着,“正忆皖城秋”描绘出秋天的皖城景色,寓情于景,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入海仍精卫,还山尚蒯缑”运用典故,比喻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像精卫填海般坚韧不屈,即使回归山林,也保持着高尚的节操。这里的“精卫”象征着坚定的决心,“蒯缑”则代表隐居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矢志不渝的忠诚。
“参差非恨事,仓卒少良谋”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形势的无奈,虽然事态错综复杂,但仓促之间难以找到万全之策。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寄希望于未来能有机会留下“心史”,记录下自己的忠贞,期待后世能够理解并珍视这份孤忠。
最后两句“异日传‘心史,’孤忠冀见收!”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后世流传其忠心历史的期盼,希望能被后人铭记,体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书信的形式,展现了张煌言在动荡时局中的坚毅与忠诚,以及对历史留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