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时康三载升平世。恭谢三朝礼。

群臣禁卫带花回,龊巷儿郎精锐。

战袍新样团雕拥,重隘围子队。绣衣花帽挨排砌。

锦仗天街里。有如仙队玉京来,妙乐钧天盈耳。

都民观望时,果是消灾灭罪。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庆典场景,充满了喜悦和平安的氛围。从语言风格来看,这应该是一首宫廷文学作品,可能出自唐末或宋初之时。

“时康三载升平世”一句表明诗人对当下太平盛世的赞美,"恭谢三朝礼"则是对过去历代皇帝施政有序、礼仪之隆的感激。"群臣禁卫带花回"描绘了一幅节庆后的欢乐景象,其中官员和守卫人员佩戴鲜花返回,显得十分热闹和喜悦。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军容与盛装的赞赏。"龊巷儿郎精锐"中,“龊巷”可能指的是禁卫之类的精锐士兵,而“儿郎”则强调了他们年轻且英俊的形象。"战袍新样团雕拥,重隘围子队"表达了对军服和战备的赞美,其中“团雕”可能是指装饰华丽的盾牌或其他兵器,而“重隘围子队”则描绘出严密有序的防卫阵容。

"绣衣花帽挨排砌。锦仗天街里"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盛况,人们穿着华丽服饰,在街道上热闹非凡地庆祝。这一段落中的“绣衣”、“花帽”、“锦仗”都显示出当时的奢华和喜悦。

最后,“有如仙队玉京来,妙乐钧天盈耳。都民观望时,果是消灾灭罪”一段,则描写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其中“仙队玉京来”可能指的是皇帝或神灵降临,而“妙乐钧天盈耳”则表明这一切给人们带来了充满欢乐的声音。"都民观望时,果是消灾灭罪"则寓意着这种盛大的庆典能够带来吉祥,驱除灾难和罪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节日场景的细腻描绘,表现出一种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祈愿。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御街行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御街行

夜深无语楼空倚。

形式:

最高楼.寿人七十三

蟾宫客、未老得清闲。寿算过稀年。

利名缰锁非关我,浮云富贵付苍天。

且归休,对松菊,乐林泉。比吕望、数犹欠七。

问师旷、恰符绛一。从今遐算更绵延。

称觞欣近小春候,月当明夜又团圆。

愿长如,天上月,地行仙。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最高楼

司春有序,排次到荼蘼。远预报,在庭知。

蕊珠宫里晨妆罢,披香殿下晓班齐。

探花正、驱使问,菊花期。

元不逊、梅花浮月影,也知妒、梨花带雨枝。

偏恨柳、绿条垂。

与其向晚包团絮,不如对酒折芳蕤。

谢东君,收拾在,牡丹时。

形式: 词牌: 最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