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骨笛

胎仙脱胫寄飞琼,换羽移宫学凤鸣。

喷月未醒千载梦,彻云犹带九皋声。

管含芝露吹香远,调引松风入髓清。

莫向山头吹暮雪,笼中媒老正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冯子振的《鹤骨笛》以鹤为喻,描绘了一支笛子的高雅与脱俗。开篇“胎仙脱胫寄飞琼,换羽移宫学凤鸣”两句,以“胎仙”、“飞琼”等词渲染了笛子的灵性和超凡脱俗之感,仿佛它是由仙鹤的骨骼制成,能够模仿凤凰的鸣叫,展现出笛子的非凡音色和艺术魅力。

接着,“喷月未醒千载梦,彻云犹带九皋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笛声的意境,仿佛那悠扬的笛声穿越了千年时光,如同从遥远的九皋之地传来,既有未被月光唤醒的古老梦境,又有穿透云层的深远回响,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

“管含芝露吹香远,调引松风入髓清”则通过“芝露”、“松风”等自然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笛声的意象,仿佛笛声中蕴含着清新的露珠和松林的香气,不仅能够飘散远方,还能引导清新的松风深入听者的灵魂深处,带来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最后,“莫向山头吹暮雪,笼中媒老正关情”以“山头吹暮雪”的情景作为对比,暗示了笛声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达,提醒人们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也要珍惜当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避免沉浸在虚幻之中。整首诗通过对笛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132)

冯子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自号瀛洲洲客、,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 字:海粟
  • 籍贯:怪怪道
  • 生卒年:1298

相关古诗词

杨花二首(其一)

曾与行人惜翠条,而今飞絮满河桥。

一分流水萍初碎,百尺春风雪未消。

微扑妆楼啼半面,乍黏舞席折纤腰。

沾泥更傍谁家砌,帘户新声紫燕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杨花二首(其二)

婉娩春风与愿违,悠扬风日暂无辉。

不随芳树千林歇,还称游丝百尺飞。

梦落吴蚕欺白茧,心随代马恋征衣。

凤池踪迹逡巡到,未忍飘零拂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旌表申孝子门

竹熨轻舆到处安,水温半菽尽情欢。

寸心不暂三晖置,万顷何如一亩宽。

高盖门闾华黼黻,斑衣岁月老巾冠。

遥怜续汉书申孝,千古申屠又有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云林清远四时词四首(其一)

花分石径蝶衣裳,蜂恼晴檐燕雨香。

解事野桃吹绮片,谁教赚到鹄仙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