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步吴道师壁间韵(其二)

欲还吹帽笑慵疏,衙舍繇来非爱庐。

沤渚澄清秋色老,寒风淅沥树声初。

湖湘几度飞鸿迹,旅邸频惊阵雁书。

紫蟹应知霜后熟,持螯斗酒遍乡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漫步在吴道师的墙壁前,以九月为背景,抒发了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的感慨。

首联“欲还吹帽笑慵疏,衙舍繇来非爱庐。”中,“吹帽”典出《晋书》,形容时光易逝,岁月匆匆。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虽有才华却未能施展,生活忙碌而略显慵懒,衙舍并非他所喜爱的居所,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的情绪。

颔联“沤渚澄清秋色老,寒风淅沥树声初。”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水边的沙洲在澄清的秋水中显得格外宁静,秋天的气息渐浓,寒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初秋的宁静与寒意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颈联“湖湘几度飞鸿迹,旅邸频惊阵雁书。”通过“飞鸿”和“阵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对远方亲朋的思念。湖湘之地,鸿雁南飞,旅居他乡的诗人时常被雁阵的飞行所触动,心中涌起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紫蟹应知霜后熟,持螯斗酒遍乡闾。”转而描写了一幅丰收的景象,紫蟹在霜降之后成熟,诗人手持螃蟹,与乡邻们共享美酒,畅谈欢笑。这一场景充满了乡土气息和人情味,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43)

黄公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遇雨前韵

萧萧秋意柳梅疏,零雨无端洒比庐。

岂欲东篱留晚节,故将甘澍润花初。

风前漫把茱萸酌,醉后还看楚国书。

客舍虽凭开寂寞,平时游侣在何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九月过绿乡亭见黄菊盛开有感

去岁江门此日舟,片帆高挂恨悠悠。

关山迢递三千里,节序推移又一周。

白发欺人空自老,黄花满地为谁秋。

徘徊石径西风晚,寒月砧声散楚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宗室送菊(其一)

三径频怀陶令花,忽看双品斫芳华。

黄英摇拽翻金屑,紫艳娇柔逗彩霞。

含露幽香秋不老,淩霜劲节晚堪誇。

花神莫道无知己,不是渊明也赏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宗室送菊(其二)

霜茜疏林有几花,分来双美镇繁华。

轻盈逸致宜晴霁,点缀秋容衬碧霞。

金气平分清桂冽,岁寒堪并老松誇。

问谁好结同心友,除是风尘物外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