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驱车出正阳,逍遥望东山。
地灵何必高,葱郁浮其巅。
云是谢安宅,莽为梵林禅。
昔时钟鼎地,虚磬空堂悬。
境在豪华尽,时去春自还。
六朝多胜流,衣冠芳草间。
复有争墩子,愚哉一何愆。
衰荣竟奚论,醉歌光禄筵。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赴毅斋光禄招游东山翼善寺即席赋此》描绘了诗人驾车出游东山的惬意情景。他欣赏着东山的秀美风光,赞叹山地虽不高,但葱郁茂盛,仿佛谢安旧居和禅寺梵林融为一体。诗人提及昔日的繁华钟鼎之地如今只剩下空荡的磬声和寂静的殿堂,暗示历史的变迁。
他感慨豪华已逝,春天依旧循环,东山一带曾是六朝名士聚集的地方,文人雅士如繁花般盛开。然而,诗人对那些争权夺利的行为表示质疑,认为这样的争夺毫无意义。最后,他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人生的兴衰,选择在光禄宴上醉歌,忘却尘世的纷扰。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清凉如我心,洒落双眸豁。
地高人寰表,天阔诸峰落。
抚境兴已高,何必求庐霍。
暮雨韬天光,朝旭开云幕。
而我以一观,何用不寥廓。
对之已忘言,得意本无作。
举世无可友,可友在山泉。
心若学泉清,许尔来结缘。
与君二纪前,看花逐年少。
逢君二纪后,解组去京兆。
君今如冥鹏,我如笼中鸟。
岂不念俦侣,羁迹徒悄悄。
六月奋图南,谁道南溟小。
君若归浮丘,肯访樵云峤。
大江淼西来,势浮凤凰台。
凤凰去千载,借问何时回。
送子凤凰西,相看燕两飞。
北风吹爽气,贯城摇清辉。
哲人佐廷尉,刑措期几致。
民物协中和,凤鸟或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