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于氏诸子秋词(其十九)

所思迢递隔三湘,为绣长幡供法王。

但是有情皆满愿,妙莲花说不荒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和于氏诸子秋词(其十九)》,作者是明代诗人王彦泓。虽然题目中包含了一定的上下文信息,但提供的诗句“所思迢递隔三湘,为绣长幡供法王”似乎并未直接来自这首诗,而是单独的一句。如果这是从《和于氏诸子秋词》中截取的,那么它可能描绘的是对远方思念之情以及对佛教法事的虔诚,通过绣制长幡来供养佛法中的法王形象。

"所思迢递隔三湘",这里的“迢递”形容思绪遥远,“三湘”泛指湖南地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而“为绣长幡供法王”则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参与或怀念一种宗教活动,通过绣制长幡来表达对佛法的敬仰和对法王的供奉。

整体来看,这句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信仰的执着和对远方亲友的挂念。然而,若要完整鉴赏这首诗,还需要更多的上下文内容。

收录诗词(866)

王彦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字:次回
  • 籍贯:镇江府金坛

相关古诗词

和于氏诸子秋词(其二十)

笑将裙带缚箜篌,更卸金钗当酒筹。

此夜嫦娥最相羡,月轮斜照合欢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和于氏诸子秋词(其二十一)

半睡花冠倦未除,枕棱钗溜点罗袪。

玉郎何处潜来到,笑倩回灯整翠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和于氏诸子秋词(其二十二)

绿珠歌篴截秋云,月皎霜高乍破唇。

吹动客肠幽怨事,却凭风寄桂堂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于氏诸子秋词(其二十三)

白描纨扇夹湘筠,鬓影斜笼浅露唇。

非是见君多掩敛,不禁羞忸为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