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馀霞.题“云山留客图”

名山名士成宾主。记倚筇延伫。

佳处好结茅庵,莫匆匆便去。多情小山桂树。

也劝人且住。痴绝一片烟岚,更周遮别路。

形式: 词牌: 散馀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名山与名士相得益彰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自然之美的融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名山与名士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首句“名山名士成宾主”,巧妙地将名山与名士的关系比喻为宾主,既突出了名山的尊贵地位,也体现了名士对自然的崇敬之情。接着,“记倚筇延伫”一句,通过描述名士倚杖而立,久久凝望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

“佳处好结茅庵,莫匆匆便去。”这两句表达了对名山美景的赞美,并提出了一个建议——在这样的美景中建造一座茅庵,让心灵得以栖息,而不是轻易离去。这种对自然的留恋和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接下来,“多情小山桂树,也劝人且住。”诗人赋予了山中的桂树以多情的形象,它们似乎也在劝说人们停留下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丽。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景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最后,“痴绝一片烟岚,更周遮别路。”这两句以“痴绝”形容对烟岚美景的痴迷,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不舍。同时,通过“周遮别路”的描绘,暗示了在这片美丽的烟岚之中,有着引人入胜的另一番景象,激发了读者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名山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品质的高雅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48)

赵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题吴一峰“瓮天图”

不解苍苍意。古今来、把人僝僽,这般游戏。

只有疏狂吴季子,未许碧翁维系。

早脱屣、浮云金紫。

卧甒虚齐魂梦适,笑邯郸、瓷枕翻多事。

迷与悟,总非是。茫茫宇宙谁知己。

问丹青、可能摹出,填胸豪气。

睥睨人间双白烟,说甚幕天席地。

奈一片、雄心难死。

痛饮高歌聊作达,尽半生、踪迹壶中寄。

真自在,有如此。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清平乐.题陈叶篪“清平山馆图”

开门觅句。商略闲中趣。城市山林容小住。

大好诛茅结宇。石髓凉沁吟肠。烟霞尽入奚囊。

恰伴徐家高士,诗仙近在邻墙。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兰陵王.浔酒

一溪碧。环抱西吴酿国。

春波滑、新泛绿醅,化作珍珠小槽滴。鹅黄好颜色。

招得高阳醉客。

茅檐外,青飐杏帘,明月清风两桥侧。壶觞感今夕。

记少小评量,秦黍燕秫。醉乡日月头将白。

恁满引村酌,曲生清味,凫花蚁蕊总不敌。

有名士标格。岑寂。翠樽泣。只日吹袁丝,曾诩欢伯。

诗仙俊赏难重觅。奈土锉愁煮,瓦盆狂吸。

风流公瑾,酝籍处,更孰识。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湘春夜月.题陆蘋乡“郁林山馆图”

傍黄溪、小村风景偏佳。

最爱老屋三椽,恰占水云隈。

不许软红尘到,恁钓鱼矶近,斗鸭阑开。

更清芬世守,葵花石古,凉绣苍苔。

天随小隐,闲庭半亩,杞菊应栽。

著个吟身,凭料理、剑缑琴柱,酒杓茶杯。

眠鸥梦醒,认榜题、恐费疑猜。

读画处,恍鹅峰霁雪,龙城夜月,天末飞来。

形式: 词牌: 湘春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