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苦热

六合似炉云似火。热气蒸肌烟雾锁。

此时那得羽翰生,冰壑过。风岩坐。

瀑布溅衣珠万颗。未旱先愁愁怎躲。

如在颠崖惟恐堕。急须霖雨慰苍生,名誉播。

江之左。谁在东山深处卧。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天仙子·苦热》描绘了酷暑时节的炽热景象。"六合似炉云似火"以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天地间仿佛被大火炉笼罩,云彩也如烈焰般炽热。"热气蒸肌烟雾锁"进一步强调了暑气逼人,连肌肤都仿佛被热气蒸腾,周围弥漫着浓厚的暑烟。

词人感叹在这种环境下,连飞翔的鸟儿也无法生存,"此时那得羽翰生,冰壑过",暗示了酷热对生物的影响。他选择在风岩上静坐,任由瀑布溅湿衣裳,那水珠如同万颗珍珠洒落,反而带来一丝清凉。

接着,词人表达了对旱情的忧虑,担心还未到干旱季节就已预感到其严重性,不知如何逃避。他期盼着甘霖降临,以缓解百姓的苦难,"急须霖雨慰苍生",体现出他的忧民情怀。

最后,词人以疑问的方式问道:"江之左,谁在东山深处卧?"这句既可能是在寻找避暑之地,也可能是在感慨世事变迁,暗寓自己或他人隐居避世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夏日酷热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

收录诗词(252)

梁寅(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字:孟敬
  •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 生卒年:1303——1389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

山深处,豺虎纵跳踉。

但爱体肥贪肉食,那知腹饱是身殃。天网甚恢张。

千里外,魑魅可同乡。

三尺正当严律令,四凶那得诧强梁。稽首谢君王。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秦娥.为南溪廖氏题古梅

湖山曲。山头花照湖波绿。湖波绿。

盈盈仙子,镜中颜玉。百千年树繁英簇。

春光却在幽人屋。幽人屋。自然富贵,海珠千斛。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木兰花慢.贺彭子寿伯埙叔侄新居

羡楼台有地,不改换、旧林塘。

想叔父东山,郎君玉树,筹画非常。

云霄正期勋业,见先恢、庭户揽风光。

苍霭昼生翠牖,丹霞晓映雕梁。春莺求友候春阳。

应恋木千章。宜永日图书,凉飙丝竹,皓月壶觞。

蓬莱宛然异境,爱琪花、瑶草近人香。

老矣犹夸能赋,忆君梦到华堂。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桃源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渔郎未必是仙才。

偶尔到天台。喜相问相邀,山中殽簌,树里尊罍。

何便寻归路,是风波险处未心灰。

要似秦民深隐,桃花只好移栽。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