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亲旧频凋丧,于今能几人。

光阴双转毂,富贵一微尘。

自叹痴顽老,人怜衰病身。

直饶心似铁,未免鬓如银。

安乐能延寿,忧劳漫损神。

平生齐得丧,六十六年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亲朋好友频繁离世,现在还能剩下几个。
时光飞逝如车轮转动,曾经的荣华富贵如今只如尘土一般。
我自嘲痴顽老去,他人怜悯我衰弱多病的身体。
即使心肠坚硬如铁,也无法阻止岁月使头发变白。
安逸快乐或许能延长寿命,但忧虑劳苦只会损耗精神。
一生经历起起落落,我已经度过了六十六个春天。

注释

亲旧:亲友。
凋丧:去世。
能几人:剩下几个。
光阴:时光。
双转毂:如同车轮快速转动。
富贵:荣华富贵。
痴顽:痴傻顽固。
衰病:衰弱疾病。
鬓如银:头发变白。
忧劳:忧虑劳苦。
漫损神:损耗精神。
齐得丧:经历起伏。
六十六年春:六十六个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的《感事》,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离世和自身衰老的感慨。首联"亲旧频凋丧,于今能几人",写出了诗人身边亲友的相继去世,感叹人世无常,所剩无多。颔联"光阴双转毂,富贵一微尘",运用比喻,形象地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富贵如同过眼云烟,转瞬即逝。颈联"自叹痴顽老,人怜衰病身",诗人自嘲年老体弱,流露出对自身状态的无奈与自怜。尾联"直饶心似铁,未免鬓如银",进一步强调岁月无情,即使意志坚定,也无法抵挡时光的流逝,白发苍苍。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个人经历之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感慨。最后以"平生齐得丧,六十六年春"收束,总结一生,虽经历起伏,但依然保持淡然,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

收录诗词(255)

蔡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 字:定夫
  • 籍贯:福建仙游
  • 生卒年:1141—1182

相关古诗词

大雪不止再次前韵

玄冥一怒天地黑,巽二前驱声摵摵。

须臾白帝振轩裳,龙凤幡旂交委积。

旧传洛邑深丈馀,今比常山才数尺。

天公作意逞阴机,剪水裁霜巧无隙。

云涛万顷俱浩荡,海风吹散琉璃碧。

坤轴摧压几欲颓,日轮埋没浑无迹。

定知谪堕万玉妃,紫府清都削名籍。

可惜飞琼天不管,等閒幻作神仙宅。

诗人嘲弄困万象,苦思不妨闭门索。

攒眉呵手撚冻髯,得意忻然见颜色。

英词逸气吞江湖,窃比君才如楚国。

看花君子待新晴,又见春风摇燕麦。

我方叠石筑小坡,人笑老翁似儿剧。

何当蹑履共登临,一览山川皆尽得。

形式: 古风

长风沙

舟人指点长风沙,寂寞烟村三数家。

寒日荧荧照枫叶,霜风槭槭飞芦花。

江头景物自不恶,买鱼沽酒时独酌。

扁舟日日弄烟波,此生空羡渔家乐。

形式: 古风

同张叔渊顾致尧游金山受之惮于涉险爽约不行因以诗简之

我昔游天都,策足蓬莱山。

风日不到处,意谓非人寰。

一涉势利涂,未免尘埃间。

了知此身累,痛自镌冥顽。

浩然动归志,暂得浮心閒。

金焦胜绝地,自古名东南。

两峰郁相望,宛若双云鬟。

我欲事幽讨,不惮涉险艰。

同行二三子,壮气不可干。

欣然从我游,竟日劳跻攀。

江神亦可人,为我风少悭。

要知仗忠信,可以行百蛮。

阿连有童心,平生怯波澜。

欲去足先涩,未语胆已寒。

谓有性命忧,力勉终辞难。

我行自不恶,尽得奇绝观。

匆匆理回棹,此兴殊未阑。

阿连惊我归,喜气形眉端。

殷勤为我贺,不意能生还。

索酒共一醉,相对俱欢颜。

形式: 古风

和杨廷秀游蒲涧之什

我来戏作南海游,两惊落叶鸣新秋。

文书暇日得胜侣,登临清赏追遨头。

万壑争流如爪裂,天公幻出神仙窟。

岩前滴水七月寒,岩下飞涛四时雪。

要当蹑履携枯藤,跻攀石磴褰裳行。

勿令俗物败人意,暂止喝道听松声。

安期已去宁复见,井灶漫传丹九转。

尚馀玉舄在人间,特特追寻不辞远。

脚力已尽病莫兴,好山无穷相送迎。

山林钟鼎虽异趣,嵚崎荦确皆劳生。

更上危楼临峭壁,时见疏林鸟飞白。

一峰突兀郁相望,万顷沧波湛空碧。

此身疑是在蓬壶,下瞰城郭如盘盂。

恨无诗才可八斗,领略群山但卮酒。

人生上寿不百年,白云驾我我即仙。

从此去天只尺五,俯仰人间自今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