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鸟径青山外,人家苦竹边。
江城悬夜锁,鱼市散空船。
岸静涵秋月,林昏宿水烟。
又寻僧榻卧,夜冷欲无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景图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晚宿于江涨桥时的孤寂与宁静之感。
“鸟径青山外,人家苦竹边。”开篇即以生动的景象引入诗意,鸟儿在青翠的山林间穿行自如,而人的居所则隐藏在竹丛中,这两句勾勒出一幅隐逸之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偏安世外的生活态度。
“江城悬夜锁,鱼市散空船。”这里诗人通过对江城夜晚紧闭大门和渔民夜间散布在江上的空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江城的夜锁象征着一天活动的结束,而那些空无一人的渔船则增加了画面上的幽深与荒凉。
“岸静涵秋月,林昏宿水烟。”秋夜的月亮静静地洒在江岸上,映照出一片宁谧。树林中的光线被浓重的夜色所覆盖,而远处则是朦胧的水面蒸腾着细微的雾气,这些景象共同构筑了一个安静而迷离的场景。
“又寻僧榻卧,夜冷欲无眠。”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又去寻找那位隐居的僧人,想要在他的禅榻上找到一份宁静。然而夜晚的寒意和内心的不宁让他难以入睡。这两句通过对夜晚寒凉与内心不安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安慰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刻画和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抒写,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寂寞中带着淡淡忧伤的情怀。
不详
晓踏高坡日始悬,清泉未见口生烟。
飞凫欲到二千里,挟筴徒劳三十年。
绣带长川初背眼,云根双剑远磨天。
骕骦齿健嘶风去,更敢披头重著鞭。
麦秋场圃面颜光,蚕月丝车茧水黄。
豆饭饷田薅鼓住,田塍收水妇翁忙。
明沙粲粲流泉慢,绿竹猗猗苦笋香。
赩日不黔形自黑,剩收斗粉傅何郎。
伯鸾翠构元临市,靖节幽居最近朝。
事过自馀安水石,客忙何至走渔樵。
价高少室仍休问,径捷终南更易招。
岭上有云如可寄,肯将台鼎换箪瓢。
晚闻佳客过烟城,抛檄归来扫榻尘。
连骑莫忧原叔病,食鲑谁谓庾郎贫。
定因残雪寻穿履,聊觅江梅遗故人。
重与论文在何日,自应乘兴一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