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僧长吉诗

生民类能言,兹文特渊邈。

精韫在希微,幽通资写托。

状物无遁形,舒情有至乐。

自非妙解机,谁抽神奥籥。

大士栖绿岩,门前即台岳。

翠屏何峨峨,千仞拂寥廓。

芝朮被诸峰,烟霞兴众壑。

中安仁智居,旁研华竺学。

观法识非空,了心无少著。

人境既相于,神明信超若。

作诗三百篇,平淡犹古乐。

于言虽未忘,在理已能觉。

天质自然美,亦如和氏璞。

贮之古锦囊,访我杼山郭。

杼山空崔嵬,然公久寂寞。

中间三百年,寂寞无人作。

何意正始音,绪馀在清角。

山旁夏欲休,林英春稍落。

吟登苍卞馀,归梦华顶数。

驾言整巾瓶,仍前侣猿鹤。

谁言云无心,还依故山泊。

顾予禽鹿姿,缪此縻人爵。

居常眩韶音,几骇顿金络。

比将亲椒兰,端欲甘藜藿。

缅怀净名庵,终寻香火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诗人胡宿所作,是对唐代诗人僧长吉作品的一种鉴赏和回应。全诗洋溢着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哲学思考,语言流畅,意境辽阔。

开篇“生民类能言,兹文特渊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语言能力的赞美,以及对僧长吉作品深奥内涵的钦佩。接着,“精韫在希微,幽通资写托”进一步强调了僧长吉诗歌中蕴含的深邃哲理和艺术魅力。

“状物无遁形,舒情有至乐”则描绘了一种物我两忘、心灵得以完全释放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内在情感的追求。紧接着,“自非妙解机,谁抽神奥籥”表达了对僧长吉作品中所蕴含的深邃哲理和艺术机巧的赞赏。

“大士栖绿岩,门前即台岳”等句描绘了一幅高士隐居图景,其中翠屏、千仞、高峰连绵,构建了一个超然物外的境界。接下来的“芝朮被诸峰,烟霞兴众壑”则增添了更多自然美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中安仁智居,旁研华竺学”表达了诗人对于僧长吉生活和学习状态的认同。紧接着,“观法识非空,了心无少著”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内在修养的成就。

“人境既相于,神明信超若”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界限的超越,以及对于精神层面的深刻洞察。随后,“作诗三百篇,平淡犹古乐”则是对僧长吉创作丰富和艺术风格的肯定。

“于言虽未忘,在理已能觉”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字记忆与哲理理解之间的平衡态度。紧接着,“天质自然美,亦如和氏璞”则是对自然之美和僧长吉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高雅情操的赞叹。

最后一段“贮之古锦囊,访我杼山郭……缅怀净名庵,终寻香火约”通过对古今相承、诗意流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于僧长吉精神遗产的追寻与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胡宿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唐诗艺术成就的一种深刻理解和尊崇。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句(其九)

可但鱼知丙,非徒字识丁。

形式:

句(其十)

碧云谩有三年信,明月空为两地愁。

形式: 押[尤]韵

句(其七)

再来戴公宅,客过孝王家。

形式: 押[麻]韵

句(其十六)

磨沙漉水莩谷滑,砍柱煮釜风波声。

形式: 押[庚]韵